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11月13日> 总第1169期 > 19 > 新闻内容
跷二郎腿的流言与真相
摘自LIFE健康,10月29日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3日  查看次数:  

  你现在正跷着二郎腿吗?有关跷二郎腿的流言一直存在,真相如何?

  男性跷二郎腿影响生殖健康?

  对于男性来讲,跷二郎腿导致的局部温度上升确实可能影响生殖健康。精子生存最适宜温度为35℃度左右,低于腹腔内部温度(37℃~38℃),这也是阴囊之所以悬吊于腹腔之外的原因。当温度升高到37℃~38℃时,精子的活力会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导致不育症。

  另外,跷二郎腿可能对前列腺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前列腺炎。前列腺所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中的主要成分。正常分泌的前列腺液对保障精子活性非常重要。若长时间跷二郎腿,会阴部的压力增加,前列腺的血运受到明显影响,分泌功能会下降;同时阴部、尿道口部位的温度增高,有利于细菌繁殖,逆行性感染前列腺,从而发生前列腺炎。

  女性跷二郎腿易患妇科病?

  对于女性,跷二郎腿不会引起像男性那样的问题,若没有如感染之类的妇科问题,不会影响生殖功能。

  至于妇科病,目前还没有研究跷二郎腿与妇科病发病率的文献报道。有推测说跷二郎腿会增加外阴部的温度,促进细菌繁殖,从而增加患妇科病风险。不过,妇科病有很多种,从感染、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到各种妇科肿瘤,感染仅是其中一小部分。感染又分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是否跷二郎腿会促进这些发生,尚不可知。

  提早出现退化性关节炎?

  所谓“退化性关节炎”,是指关节内结构由于长期使用、磨损等原因造成的结构退化性病变,典型的疾病就是骨关节炎,一般出现在年老以后。

  跷二郎腿不会使你马上得骨关节炎,但由于增加了膝关节内部结构的压力,使软骨的营养障碍、磨损增加,对软骨结构已经有不同程度退化的老年人来说,会增加患骨关节炎的风险。流言说会“提早出现退化性关节炎”是有一定道理的。

  可能演变成O型腿?

  所谓O型腿,是指位于膝关节远端的小腿向内侧偏斜造成的畸形,看起来就像“O”字形一样。很多疾病都可能导致O型腿,比如,儿童佝偻病引起骨发育不良造成在负重条件下骨骼弯曲,创伤后畸形愈合造成的小腿內偏,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松弛导致的关节半脱位,还有就是骨关节炎造成的膝关节内侧间隙狭窄。

  跷二郎腿时,会增加负重腿患骨关节炎的风险。同时,由于上位腿受力不均,向内偏斜,可能造成内侧膝关节间隙压力增加,软骨磨损加重。同时,位于膝关节外侧的“腓侧副韧带”受到持续牵拉,使其松弛,可能在已有骨关节炎的基础上形成膝关节半脱位,外表看起来就形成了O型腿。

  出现神经压迫症候群可能要复健矫正?

  长时间跷二郎腿后感到小腿发麻,甚至短时间内不能站立行走很常见。这是所谓的神经压迫症候群,即腿部的神经管受到压迫,神经传导障碍造成的感觉、运动障碍。短时间的压迫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若长时间压迫,可能造成外周神经功能不可逆的损伤,这时就要到康复科进行治疗了。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发生于创伤或手术后局部血肿造成的神经压迫,跷二郎腿时发生的几率不大,除非你保持这个姿势24小时不变。

  但对于那些合并糖尿病、各种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来说,由于外周神经本身营养供给不好,已有外周神经病变,跷二郎腿对他们的影响比健康人大得多,请杜绝跷二郎腿。

  双腿会静脉曲张?

  所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的因素都会增加静脉曲张的风险,比如长期站立、静脉血栓、静脉瓣功能不良等。跷二郎腿使得位于膝关节前内侧的大隐静脉和位于膝关节后侧的小隐静脉更易受到压迫,使得血液回流不畅,确实可能增加静脉曲张风险。

  对于一般的健康人,只要注意不要长时间的保持跷二郎腿的姿势,是不容易患上静脉曲张的。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已有下肢水肿、静脉曲张等疾病的患者,请勿跷二郎腿。

  “龙骨”易出现异常?

  俗话说的“龙骨”就是人体的脊柱。跷二郎腿时,两侧骨盆受力不均,脊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左右侧弯,同时由于身体前倾,脊柱会向后凸。这两种姿势维持长时间后,都使原本正常位置的椎间盘受力不均,形成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而产生腰部、臀部、下肢疼痛。

  对于已有椎间盘突出、先天性脊柱侧弯病史的患者来讲,这种姿势的作用会更加明显。减轻脊柱压力的正确坐姿是背靠座椅,使背部与水平面呈45度角,有利于背部肌肉放松、减轻脊柱压力。

  翘二郎腿颇有弊端,但在某些时候也是治疗手段,比如调整骨盆时,治疗的动作就跟翘二郎腿类似,因此动作没有正确与否,关键在适不适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