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11月13日> 总第1169期 > 15 > 新闻内容
防MDS避免可控的污染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姜美杰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3日  查看次数:  

  今年10月25日是第一个“MD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世界警觉日”。近期,MDS警觉日主题活动在天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举行。

  MDS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副院长、MDS诊疗中心主任肖志坚教授解释,“MDS是一种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之一。”它的严重性不亚于淋巴瘤、白血病。

  MDS以骨髓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衰竭为主要表现。患者往往出现贫血、出血、感染和疲劳乏力等症状。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90%的患者年龄大于60岁。

  MDS在我国的发病年龄甚至比西方国家更低,约为55岁左右。“据预测,到2025年,MDS将超过白血病,成为更常见的血液肿瘤性疾病。”肖志坚教授称。

  MDS发病和遗传性因素有一定关系,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在MDS警觉日主题活动上,几位专家都提到了生活方式和环境对引发MDS有一定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李晓教授介绍,生活方式对该病有很重要的影响。“苯是血液性疾病重要的致病因素,因为苯可以在体内代谢成为具有髓细胞DNA毒性的酚和醌。而现在人们对苯的接触越来越多。比如房屋装修用的涂料等有机溶剂里含苯,染发剂里含有苯,汽油里也含苯,长期接触都有可能引发疾病。”

  此外,环境污染也是该病发生的一个因素。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杜欣教授介绍,人体都有抗癌基因,环境污染可能使抗癌基因减弱,进而引发疾病。

  因此,预防MDS,李晓教授建议避免可以控制的污染,比如新房装修后至少通风3个月以上再入住;平时应该尽量少染头发、尽量避免二次装修、注意适时开窗通风等,以减少对苯的接触。肖志坚教授强调,科学体检也不能忽视(包括血常规等)。对早期干预、改善MDS整体疗效都有重要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