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2014年8月28日的柳叶刀杂志上的新研究显示,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医学博士Jane Walker带领的精神病学研究组,分析21151例癌症患者后发现,在癌症人群中,重度抑郁的患病率比正常人群要高,而这些患者中73%的人没有接受抑郁症相关的任何治疗。
这一状况并不少见。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老年呼吸、消化及综合肿瘤内科主任吴瑾教授指出,相当一部分病人在获悉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以后,求生欲望自会大大降低,而这时,家人和朋友所要做的是尽快使癌症患者步入感情升华期(一般癌症病人的心理归纳为四期,即怀疑否认期、愤怒发泄期、悲伤抑郁期以及情感升华期),癌症患者的家属们如何引导患者走出抑郁,不妨试试以下四步。
多树立积极信念 既然患癌的现状是无法改变的,惧怕死亡也是无用的,而最终能以平静的心情面对现实,在短暂且有限的时光里,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这就是升华,升华为积极的心理防范反应。
吴瑾教授介绍,哪怕是非常微小的病情有所改善的事实,也能帮助他们激励斗志,排除不良的心理状态。
生活小事别包办 需要指出的是,亲朋好友以及同事的关怀和照顾是癌症病人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及源泉,但是也必须适度和适当。
吴瑾主任认为,如果连挤牙膏、拧毛巾、系鞋带这样的小事情都由亲戚朋友给包办了,极易使当事者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人,自己的存在只能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和麻烦,从而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和自尊。即使有些患者在患病之初表现得很依赖,我们也要让他自己去独立完成基本生活功能。
亲朋见面别过频 癌症病人的内心往往是十分敏感的,吴瑾教授特别强调说,如果亲戚朋友过于频繁的探视,很容易在心理上形成很大的压力,认为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
还有的人在探视患者时,在其面前表现出明显的怜悯与同情,甚至一起掉眼泪,与之交谈顾左右而言他,乃至目光不敢对视,这些都会加重病人的悲伤、孤独和压抑感。我们需要给予患者的是个正常的社会环境。
锻炼寻找新伙伴 另外,如果每天都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从事适当的活动,不仅能使癌症患者的身体得到直接的锻炼,还能让癌症患者从压抑、焦虑、烦恼、苦闷中解脱出来,达到怡情益智,对心理起到积极调控的目的。
如果患者自己不愿意参加活动,那么家人和朋友也可以在最开始的时候多花点时间加以陪伴,就像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要陪着孩子一起玩耍一般,当他们在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新朋友,有了活动的兴趣后,我们也就可以放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