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中国老龄办表示,截至2013年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88.8%。可老年人的健康管理不能只是交给医院和政府,更多的是需要自我管理,人生无非就是吃、喝、睡、拉,管好这些,想要长寿就不难。
早在公元前400年,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说过:“寿命是从嘴里省出来的。”美国白宫保健医生来中国讲学时,送了一句话给听众:“吃饭七八分饱,走路爬楼慢跑。”古代老中医有一句话:“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粗粮药用价值多。吃太精细的食物,食物中的很多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植物纤维会丢失。如果人体缺少这些必需的物质,就会生病,比如很常见的便秘,很多情况下就是因为摄入的植物纤维太少。
很多粗粮还具有药用价值:荞麦含有其他谷物中没有的“叶绿素”和“芦丁”,可以治疗高血压;玉米可加快肠部蠕动,降低患大肠癌的概率,还能有效地防治高脂血症、胆结石、动脉硬化等。所以,患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便秘的人应该多吃点儿粗粮。但是,粗粮一般会含有过多的食物纤维,食用过量就会阻碍人体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
宁吃开胃粥,不吃皱眉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今天心情不好,不想吃饭,一点食欲都没有……”人在情绪舒畅的时候,食欲往往也很好,情绪低落的时候,胃口也会不好。其实,情绪和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人体的消化功能。所以,中医强调吃饭的时候要心情愉悦,这样才能保证规律的饮食和营养的摄入。所以民间就有了“宁吃开胃粥,不吃皱眉饭”的民谚。
怎么科学合理地在饭前调整情绪,不影响正常饮食呢?中老年人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顺气作用的食物、水果和茶饮,比如萝卜、莲藕、鱼片、葡萄、香蕉、苹果、橙子、绿茶、玫瑰花茶、菊花茶等,它们能帮助你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
夏季炎热出汗多,大多数人都喜欢喝汤,中医相信,汤可治百病。在不同地域、不同季节有喝不同汤的习惯,其中却大有讲究。体形瘦弱的人,餐前多喝一些含糖及高蛋白质的汤,有利于增强体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多喝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汤,如瘦肉汤、蔬菜汤,不但可以给产妇增加营养,促进产后健康及形体的恢复,而且可以催乳。不同的汤有不一样的特效。
吃面多喝汤。很多人吃面只吃面条,而把汤倒掉,这是不科学的。倒不是舍不得那一碗清面汤,而是面汤里含有大量的营养。
面粉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在酸性环境中,维生素B1是比较稳定的,但加碱做面时,这种稳定性遭到了破坏。煮面条时,大量的营养素会流失到面汤中,一般可损失49%的维生素B1、57%的维生素B2和22%的维生素B3。煮饺子时,髙温也会使大量的营养素流失。在吃完面条和饺子之后应该把面汤喝下去,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止面食中营养素的损失。所谓“原汤化原食”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早喝盐汤如参汤。健康谚语说得好:“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出汗较多时,出现低钠血症状或低钾血症状,这就要补充钠和钾。一般的方法就是多饮用淡盐水和含钾较高的食品或者饮料。可是,不少人都是在出汗之后,有的甚至出现疲乏无力、口干、晕眩、肌肉疼痛、手足麻木等症状时,才想起喝些淡盐开水。如此只会加重肾脏负担,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研究发现,早晨饮淡盐水能够被机体迅速吸收,起到稀释血液、增加血流量,预防脑血栓、动脉硬化的作用。因此,“早喝盐汤如参汤”也是预防习惯性便秘及养生保健的好方法。但如果晚上喝盐汤,就可能使食盐超过人体的需要,因此就有了“晚喝盐汤如砒霜”的说法。
夏季的特征是昼长夜短,适宜晚睡早起,睡眠时间相对缩短,是符合顺应自然的养生原则的。夏季天气太热,也不容易入睡,比平时推迟半小时左右睡眠,早晨还是按平时时间起,甚至早起半小时左右,对健康没有影响。能睡则睡,睡不着就不睡。
梦醒时分最危险。人们常说前30年睡不醒,后30年睡不着。很多老人,晚上睡不着,好不容易熬到早上睡着了,这时候又要起来了,心情很烦躁。这样有些人起床很快,起来就走,早饭也来不及吃,于是心跳加快了,血压升高了,加重了心脏的负担。早上一旦出现紧张、焦躁这些不良情绪,就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不怕睡得少,关键睡好子午觉。对于老人来说,夏季晚上睡觉时间不应超过12点。中医所提倡的人必须睡子午觉,子是夜晚11点到次日凌晨1点,午是白天中午11点到13点,老年人如果能每天中午小睡一会儿,对养生是有一定益处的。夏季睡眠养生,饮食也要帮忙,补充水分、盐分和维生素能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如西瓜、绿豆、百合等,皆有良好的清热解暑、健脾养阴作用。
顺畅排尿排便似乎是老年人的一大难题,而这也极易引发“卫生间事件”
屏气用力危险大。很多老年朋友大便时一使劲,心脑血管硬化,生命就有危险。人在排便时屏住呼吸用力,血压急剧波动,可使血压急剧上升。老年人常大便干燥,这时千万不可过度用力屏气。老年人猝死卫生间并不少见,便秘者一定要小心。
憋尿血压猛上升。有个动物实验,从尿道向动物的膀胱中注入生理盐水,使膀胱充盈,膀胱壁处于紧张状态,同时监测动物的血压,结果血压迅速上升。这是因为膀胱壁张力增大后,膀胱反射性引起血压升高。排尿时血压波动多数发生在夜间。因为人在夜间一般都要把尿憋到最大限度,容易引起膀胱反射。
小心应对低血压。一些男性或者因为身体状况不佳,或者因为药物副作用,排尿时常出现应激性反应低血压,因为排尿性低血压的摔倒多是在夜晚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为了减少夜间的尿量,晚餐过后,特别是睡前一小时之内,要减少饮水量。若是由于药物副作用引起排尿性低血压,应立即请医生更换药物。
摘自《活到百岁八件事》,洪昭光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