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前是学吃关键期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张薇:六个月到一岁前是婴儿学习“吃”的关键期,婴儿在4~6个月大时学吞咽,7~9个月时学咀嚼,若错过这些关键期,日后可能会导致孩子偏食、挑食和厌食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6月龄开始添加泥糊状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等,到了7~9个月,就要从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如煮烂的面条、碎菜、肉末、鸡蛋等,如果一味给孩子吃软烂的糊状食物,不但不利于牙齿,日后语言发育也可能会受影响。
竹笋上的白末别担心
国家高级营养师朱颖:袋装竹笋上有一层白色的类似“石灰”一样的物质,很多人对此很担心,怕对健康不利。其实,竹笋上的白色物质跟石灰没关系,而是在制作产品时从竹笋中析出的酪氨酸。因为袋装竹笋在包装时一般会调节pH值,以延长竹笋保存期,这个过程会使得竹笋中的酪氨酸析出。酪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属于人体的条件必需氨基酸,对健康没有危害。
喝饮料千万别“牛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员张倩:一口气喝掉大半瓶饮料,这“牛饮”的方式对健康损害大。短时间内大量糖涌入血中,会对胰岛造成很大的负担。久而久之,不仅会导致肥胖,还有可能引起糖尿病。因此,购买时先要关注配料表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选低糖产品,喝的时候要小口饮用,血糖不会一下子升高太多,胰岛负担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