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女性需要面对照顾家庭与职业发展的双重压力,随之而来的身体问题也就层出不穷。宫颈癌是对女性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据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等相关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大约50万新发病例,并有超过20万人死于此病,在我国,每年的发病人数约为13万,患者明显趋向年轻化,30岁以下患者比例由上世纪70年代的0.5%上升到如今的15%~20%。
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发现并证实了人乳头瘤病毒(以下简称HPV病毒)是导致宫颈癌重要的罪魁祸首之一,并因此获得了2008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宫颈癌成为第一个寻找到确切病因的癌症,这一发现对如何预防宫颈癌起到关键性作用。
爱康国宾集团妇科专家介绍,HPV病毒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100多个型别,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的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都存在有这类病毒。近年研究表明,HPV16、18、31、33、45、58等型别,特别是HPV16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据权威分子流行病学调查,90%的宫颈癌可以检出HPVDNA,其中的HPV16DNA检出率达到40%至60%,因此这些型别也称为高危型HPV。
从感染HPV病毒到发展成宫颈癌,通常要通过宫颈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这样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大约有10年时间。宫颈浸润癌生存率只有67%,宫颈早期浸润癌生存率达90%,而宫颈原位癌生存率几乎达到100%。
爱康国宾妇科专家提醒说“早期的宫颈癌往往是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单纯凭宫颈的外观也不能发现任何的异常,必须是要通过细胞水平的检查才能了解。等到肿瘤发展到了晚期,可能会有性生活后出血、白带增多、疼痛,甚至累及周围的脏器的可能,晚期治疗肿瘤的效果相对就差得远了。因而,宫颈癌最有效的防控办法就是定期体检和在适龄期注射宫颈癌疫苗,争取降低发病风险和早发现、早治疗。”早期筛查宫颈癌,目前最有效的查体方法是采用单独液基细胞学检查或者同时联合HPV检查,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应该在首次性行为后三年内开始,检测和复查周期,视检查结果和年龄不同各异。
此外,目前世界上已经开发出针对HPV病毒的疫苗,能对风险最高的16型和18型病毒导致的癌前病变做出近100%的预防,目前中国内地的疫苗还在临床实验中,需要接种的女性,可以通过爱康国宾赴港注射宫颈癌疫苗服务进行接种。(刘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