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父亲的身体一天天衰弱,出租车司机王强(化名)决定“铤而走险”,自己加工抗癌药。
他的原料非常简单:一台花120元钱买来的精密天平,数粒蓝白相间的胶囊壳,以及一份网购的非法加工的药物原料。他准备以每粒4克的剂型,为父亲自制抗癌药物。相比正规药物一个疗程上万元的价格,这种“山寨胶囊”将减少2/3的成本。
无奈:我知道这是违法的,但实在没有办法了
“我知道这是违法的,但实在没办法了。”这位东北汉子无奈地说。作为生活在黑龙江绥化的普通农民,他身患肺癌的父亲,没有太多收人。此前,这位病人一直服用儿子网络代购自印度的抗癌药,价格只有原版药物的1/10甚至更低。
不过,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网络购药消费提示”,王强的做法风险极大。这份发布于5月7日的提示指出,网上代购境外抗癌药约有75%被证实是假的。
“我其实是在赌博。”王强对中青报记者说,“对于许多像我一样付不起医药费的家庭来说,这几乎是最后一条路。”
与一年前被确诊患癌相比,王强60多岁的父亲病情已经有所好转。他咳嗽减少了,“也愿意和人说话了”。在王强看来,这些改变都归功于一种名叫“易瑞沙”的抗癌药。
作为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易瑞沙通过作用于肿瘤生长所必需的特定分子靶点来阻止癌细胞生长。与传统的化疗药物不同,这种药物不会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误伤正常组织的细胞。
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原主任刘端祺告诉记者,易瑞沙等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是某些符合条件的肺癌病人的特效药。“对有的病人,易瑞沙甚至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他说。
与神奇疗效相对应的是高昂的药价。据了解,目前我国出售的分子靶向药物基本为进口药物。以易瑞沙为例,其生产商是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目前服用一个月、每天一粒的费用为15000元。对于王强一家来说,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去年秋天,王强自己来京求医。一位医生语焉不详地告诉他,“试试易瑞沙”。 攥着医生手写的字条,王强几乎跑遍了附近药房,都没有发现这种药。直到上网查询,他才发现除了从医院药房购买正版药,还有一种来自印度的仿制药在私下销售。
一般来说,由于药品研发的高额成本,医药公司在新药上市前都会申请专利。但印度直到2005年才开始承认专利保护制度,且保护范围十分有限,类似易瑞沙就不在保护范围内。这就给了当地制药公司可乘之机——500元一粒的易瑞沙,印度版的价格只有50元。
王强的经历绝不是个案。家住山东潍坊的高风霞2011年被发现患有肺腺癌。去年9月,一位病友给她寄来印度版易瑞沙。在服用仿制药近一年后,高风霞感觉自己“和常人没什么两样”。王强说,在一个有200人的讨论癌症的QQ群中,所有人都声称吃过仿制抗癌药。
尴尬:一边是生命得以延长,一边是法律遭到亵渎
“病人为了求生,在经济情况有限、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买这种有一定疗效的境外药,我认为可以理解,但这给卫生管理部门出了一个难题。”当了46年医生的刘端祺说。
在癌症汹涌袭来的今天,这意味着一个庞大的群体陷入困境。根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全国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
“作为医生,我们面临一种尴尬——如何面对病人咨询买假药的问题。一头是病人的生命可能得以延长,一头是法律的尊严遭到亵渎,这让医生如何选择?”刘端祺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一位来自深圳检察院负责查处假药的检察员提醒说,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假药来源国之一,因此即使在当地购买也难以确保你不买到假药。他认为:“代购海外药品有点像在赌大小,你有可能买到的只是未经批准注册意义上的假药,也有可能买到的是货真价实的假药。”
王强并不是没有考虑这种风险。“刚开始在QQ群和论坛发帖询问,每条都有两三个人找上门来,但我根本不敢买,”他说,“毕竟是救命的东西!”后来,经过好几个病友的推荐,他才找到了一个代购者,价格为1000元一盒,包装里附带一份发货当天印度的报纸。
在不受法律保护的代购药品交易中,那张报纸只是“验明正身”的手段之一。记者通过网络搜索找到的一家店铺,甚至提供视频,展示“在印度药店里代购的全过程”。
矛盾:医保的药吃了没用,有用的药又不进入医保
即使选择价格低廉的印度版易瑞沙,高风霞说自己的积蓄也所剩无几。在潍坊的一个商场里,这个40岁的女人和丈夫守着一个3平方米的摊位,经营袜子和内衣等,“每个月收入最多三四千元”。
她还是觉得自己很幸运。3年前被确诊为肺腺癌Ⅳ期时,医生告诉她,“顶多能活三个月”。如今,她奇迹般地挺过了12次化疗。而她的姐夫——一个家住农村的肺癌病人——因无力承担医药费而放弃了治疗,在家中靠止疼片维持,直至病故。
让高风霞难以理解的是,像她这样的癌症病人,靶向药物明明是最后的救命药,为什么不能进入医保?
“医保的药吃了没用,有用的药又不进入医保。”王强也说。如今,他参与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父亲,在服用仿制易瑞沙外,还自费买点“护肝和护心的药物”。
“我国医保制度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许多该进医保的药没进,病人为求生不得不通过非法途径撞大运。”刘端琪告诉记者。他指出,对于有适用标准的中晚期癌症病人来说,只有相应的靶向药物有可能延长生命。据了解,目前我国只有3个城市把分子靶向药物纳入了医保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