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05月26日> 总第1124期 > 22 > 新闻内容
健康养生从好好吃饭开始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范宇鹏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6日  查看次数:  
    看了最新一期健康时报评论《养生微信只能“微信”》(5月22日的健康时报头版),不禁感慨:终于有媒体说出了民众的迷惘与感受。

    这几年,充斥我们身边的健康资讯、养生信息实在太多了,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网络、手机⋯⋯通过这些渠道输出的各种秘方、诀窍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对此,很多朋友都向我表达过疑惑——“这些信息能不能信啊?”等等。

    面对如此多且鱼龙混杂的养生信息,除了要擦亮眼睛,选择客观、公信、权威、可靠的媒体,我们还要做到心中有数:真正在维持我们生命健康的都是极其便宜甚至不用花钱的东西,比如空气、水、一日三餐等。只是因为它们太容易得到了,所以也特别容易被忽视。殊不知,如果真能好好吃饭、好好走路、好好睡觉,很多亚健康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一些慢病也能得到有效调理。其中,好好吃饭是重中之重。

    让我们先来看看大家吃饭时最常做的事情:早饭时间紧,随便对付下,甚至不吃;中餐时,勤奋的学生哥边吃饭边看书;活没干完的人边吃饭边盯电脑;晚上时间稍多,有时间慢慢吃饭了,但一部分人吃得越来越晚。其实根据中医理论,你关注哪里,气血就会聚集到哪里,支持你运用消耗。如果我们吃饭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嘴皮子上、大脑上,那么大部分的气血就会被分配去这里,少有供给肠胃消化的了,久之,肠胃自然出问题。所以,好好吃饭第一点:吃饭,就是吃饭。需要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吃饭上,其他的事情先放放。
如果能做到这一步,你就会发现:各种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就算是一碗白米饭,仔细品味,也是香甜的。饭有饭的味,菜有菜的味,再也不会食不知味。慢慢的,你还会对各种食材有一个自己的体会。比如,某些东西食用后会觉得特别舒服:胃寒的人吃温性的食物会觉得暖和,湿热的人吃清凉祛湿的食物会觉得清爽,这就是身体告诉你的讯息。

    其次是怎么吃。大家都知道“细嚼慢咽”好,但“细嚼”到什么程度呢?最好是能够嚼成糊状,再慢慢咽下。大家可以试试,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真有些难——我自己曾经试过,稍硬的白米饭和各种蔬菜混合,每口需咀嚼45~50下才能完全嚼成糊状。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是充分咀嚼,大大减轻了胃消化食物的负担;二是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会先起到一定的消化作用,增加了食物营养的吸收利用率;三是不容易吃过量。狼吞虎咽,在还没觉得饱的时候就已经吃多了。细嚼慢咽有利于实现真正的八分饱。只要你真正按照这三种方法吃上几餐,就能体会到肠胃非常舒服的感觉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