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建议切除胆囊,很多人会很迟疑,在他们看来,“胆是帮助消化的”,没有了胆就没有了消化功能,这个观念是不正确的。
错在哪儿呢?他们混淆了胆囊和胆汁的概念。
胆汁才是帮助消化的,而胆囊是盛胆汁的,胆汁来源于我们的肝脏,没有了胆囊并不等于没有了胆汁。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肝脏就是我们的自来水总公司,胆囊就是我们大楼的蓄水池。
肝脏每天为我们制造600毫升到1000毫升的胆汁,也有的说800毫升到1200毫升胆汁。不吃饭的时候,肝脏造的胆汁储存在胆囊里,胆囊把稀薄的胆汁浓缩90%(就是说胆囊可以把100毫升的胆汁浓缩成10毫升胆汁,胆汁由金黄色变成了墨绿色),吃饭的时候十二指肠乳头舒张(就像开关打开一样),胆囊把浓缩后的胆汁经过胆总管排进小肠,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中的脂肪(油脂)营养。
自来水总公司有时会停水,我们就靠大楼的蓄水池临时供水。但是我们的肝脏这个“自来水总公司”不会停止“供水”的,肝脏日夜勤勤恳恳地为我们制造着胆汁,一旦肝脏停止工作我们就可能没命了。所以说,就算没有了胆囊,我们照样还是有帮助消化脂肪的胆汁。
既然切了胆囊不会造成胆汁消失,那为什么有些切了胆囊的人吃油腻食物会很难受呢?
其实这是因为没有了胆囊,肝脏造的胆汁稀薄了一些,没有胆囊内的胆汁浓稠,消化功能也就相应弱一点,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能吃了油腻性的食物会拉肚子,但大部分人感觉不到有什么变化。
另外,大楼的蓄水池需要定期清洗,否则水池就会生水锈,长红虫。可我们的胆囊谁来清洗呢?胆囊自己清洗!
吃饭后胆囊将前期储存的胆汁排空,等待新的胆汁来灌溉。胆囊就是这样排空——灌注——排空不断循环中得到了清洗。
但有些人吃了饭后胆囊不能完全排空,或者因为细菌感染或是寄生虫感染等原因造成胆囊炎症,胆汁中的胆固醇或胆红素沉淀下来,形成胆固醇或胆红素结晶,这就是早期的胆囊结石或胆固醇性息肉,它们越长越大,到了某一天结石堵住了胆囊管口就引起了我们饭后的肚子胀,甚至胆绞痛发作,更严重的还会引起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发作。这些情况下就需要摘除胆囊了。
说到这里,我们还得说,胆囊是我们身体里一个有用的器官,不像阑尾那样可有可无。你的医生会综合分析你的病情,只有胆囊存在的坏处大于好处的时候,医生才会告诉你需要切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