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四月求职季开始了,但今年求职会上,记者发现“骑驴找马”(即已找到一份工作仍在挑)成主流,挑工作大于找工作。其实不论是找工作还是谈恋爱,人的欲望总是不满的,握着手中的,却总是期待会有更好的,有时会是两手空空。珍惜拥有的,相信这些都是最好的安排,自然就活得轻松了。
找工作:
不是为别人的目光
李开复在美国读中学时,写了一篇政治论文《漠视——美国人面临的最大敌人》,获得了全州作文竞赛的一等奖。他从别人的肯定中认为自己有很高的政治天赋,觉得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位出色的律师或一位政治家。进入大学后,他选择了人文学院。
但不久,李开复发现,枯燥无味的课本根本不能给他带来激情和动力。对于政治,他没有热爱,没有献身的欲望,更重要的是,他甚至厌恶那些世俗的政治技巧。最后,李开复转入了自己很喜欢的计算机系,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职场参考——正确的选择,胜于一生的努力。很多人找工作,并不是输在能力上,而是倒在了自己的虚荣上。
30多岁的老周毕业于北京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老周的工作找得比所有同学都顺利,他进入一家移民中介公司做翻译。虽然待遇不是特别好,但看到其他同学羡慕的眼神,老周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两年后,老周发现自己的同学在两年当中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而自己和大学毕业时没有什么区别。更让老周觉得难以接受的是,自己的工资在两年中涨幅很小,和同学们比差了很多。
好在老周及时反思了自己,终于,他进入了一家外贸公司做业务员。一段时间后,老周不但收入增多,而且职位也得到了相应提升。他感觉兜兜转转,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很多人在工作上也喜欢攀比,不管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一切都是给别人看的。可是,干吗要活得那么辛苦给别人看?
如果你为自己的选择而痛苦,那是因为你错误地选择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是微笑工作之前一定要领悟的事情。
摘自《职场头三年决定你的一生》,马剑涛著,中国华侨出版社
做工作:
没有任何借口
美国西点军校一直被称为“美国陆军军官的摇篮”,其中有3700多人成为将军,还出了两位美国总统(格兰特和艾森豪威尔)。
“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200年来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应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这个理念在企业中同样值得大力推广。
不久前,几个企业家朋友聚会,一总裁王先生提出的一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同感。
“在我的企业里,现在最让我头疼的问题是,很多员工都学会了找借口,遇到麻烦事不是推说自己忙,就是说自己病了,不来上班。或者把本来属于自己的问题推给别的同事去处理。时间一长,形成了一种风气。连以前很勤奋的员工也学会了找借口,以此来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这两个月来,我们公司的业绩严重下滑,我在员工会议上反复提醒他们纠正这个毛病,但没什么效果。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难道把他们全部解雇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王先生无奈地说道。
其实,这种现象在很多公司都存在。通常,公司里只要有一两个经常找借口不守纪律的,其他人往往就会效仿他,进而影响到公司的战斗力和经营业绩。
其实,利用借口逃避责任,最大的受害方并不是公司的领导者,而恰恰是那些找借口的人。因为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人们都不喜欢找借口的人。
我们无法改变或支配他人,但一定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远离借口的羁绊,抵制借口对自己的影响力,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越是环境艰难,越要敢于承担责任,锲而不舍,才能消除借口这条“寄生虫”。
摘自《职场人士最佳的精神:没有任何借口》,李屹之著,武汉出版社
做事业:
眼界决定世界
有一只小狗被主人圈养在家,主人很宝贝它,给它买玩具,喂它好吃的,久而久之,小狗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狗。
一天,窗前飞来一只燕子,小狗跟燕子打招呼:“嘿!朋友,过来歇一下吧。”燕子飞过来跟小狗打招呼:“这是你家?这些玩具和吃的都是你的吗?”
小狗得意地说:“当然了,这些都是我的!你看我生活得多幸福啊,你留下来跟我做伴吧!”
燕子摇了摇头:“你的生活好是好,可太无聊了。外面的天空多自由啊,有高山,有大海,还有很多朋友,一次,我不小心掉入了猎人的陷阱,就是被好心的鹰大哥救出来的……”听着小燕子滔滔不绝地讲外面的世界,讲自己的种种历险,小狗才知道,自己被圈养的幸福跟小燕子的比起来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人也会有局限,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只有180°。如何来打破呢?像故事中被圈养的这只小狗自然不行,我们应该学习小燕子。所谓“眼界决定着世界”,多学习、多经历、多旅行、多增长经验和见识,才能知道更多,懂得更多,担负起更大的责任,迈向成功的脚步就会更快。
摘自《幸福请进门》,《搜狐职场一言堂》栏目组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C供图
加措活佛悟语——
短板决定生命的容量
人,总是喜欢要求别人,却很少去想自己是否按照这个准则在做;人,总是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却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
那是因为大家都用自己的价值观和角度去看待事物,这就产生了在同一件事情上的双重标准:在指责别人的时候,即便是愚蠢的人,也会显得清醒而又智慧;而自以为聪明的人,在原谅自己的时候,总是迷迷糊糊、模棱两可。这种做法,除了证明自身浅薄之外,还往往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一个人修为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他身上的那块短板。
不争不辩,不闻不见
不争不辩、不闻不见是大境界,或许俗世中的人们难以贯彻始终,却可以在生活中充分运用不争的智慧,不轻易和别人发生争执。当争执无可避免时,忍一时退一步,让对方赢,又有何妨?争来争去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伤了一团和气,还平添了无数烦恼,甚至由此引发灾祸。
不争并不是理屈词穷,也不是让对方闭嘴,而是以柔克刚、消除分歧的智慧。唯有不争,才能做到不执。当别人与你争吵时,无论是沉默,还是精明地回避,都是慈悲的开始。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有一次,我跟随一位老人到了一座小山的脚下,我急于爬上山顶,老人家却摇着转经筒对我说:“爬得慢一点,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定要好好看。”后来我去了很多地方,但始终记得那座无名小山,记得山上那些独一无二的石头。
也许脚下的路布满了坎坷,也许前方被荆棘阻碍,在我们还可以付出的时候,就不要放弃。因为最大的失败不是没有获得成功,而是放弃获得成功的可能。
多和快乐的人一起
快乐是可以互相感染的,和那些能让你快乐的人在一起,你也会变得快乐起来。用别人的良好心态来改善自己的心态,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在人生途中,无论何时出发,走了多远,只要向前看,总会发现前方有人比我们更接近目标。可这只能说明有人比我们行动得更早或者跑得更快。其实,不管我们在途中跌倒多少次,也不管速度有多慢,比起那些还站在起跑线上的后来者都要领先。
摘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加措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