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门诊中以前妻子和丈夫一起来看不孕不育多,但最近很多是妻子带着丈夫来看勃起功能障碍(ED)的,有的甚至是妻子拽着丈夫来的。本来夫妻生活可以很甜蜜,但很多人都羞于面子活受罪,中国人性生活太能凑合了!”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男科主任姜辉教授近日在“性福中国——男性健康大讲堂”启动会上分享他门诊中变化时感叹。
这是因为最近他做了一期男性科普节目,很多女性看了这个节目,多年的不性福找到了答案,男性ED有的是身心太疲惫,有的是雄激素缺乏,有的是慢性疾病困扰……只要对症治疗,很快就能找回往日愉悦的夫妻生活。
四成中年男性不性福
姜教授说,目前,关于ED的治疗,确确实实总体是不高的,一方面是老百姓认识不足,第二关于ED的宣传还不够,第三正规男科医生队伍还不够。例如:很多人到医院看病挂不上号,大多数人不可能为了看一个ED,半夜起来起来去挂专家号,所以一马虎、要求不严就过去了。目前离婚当中60%的原因都写的是性不和谐,当然有人是找借口,但比例还是很高的。
很多人认为男人到四五十岁,性功能减退是自然现象。而美国做过一项调查,40岁以上男性发生ED的人群达42%,我国做的相关调查数据也相近。一方面反映出中老年男性发生ED的比例较高,同时也说明不是所有的男人都会出现ED,还有近六成的男性正在享受性生活,如果你不幸是这40%当中,你的妻子也一定没有性福。
夫妻性福的人更长寿
性生活看似一个可有可无的事,但夫妻性生活好坏,其实还影响着夫妻的健康长寿。姜辉教授介绍,国外有一项持续14年的研究,对有性生活和没有性生活的中年夫妇做了对比,到第14年的时候,如果有性生活的夫妇,女性的存活率约是70%,没有的约是50%。而有性生活的男性存活率是60%,没有的只有40%左右。
美国也有研究显示,全球第一个治疗ED的药物伟哥(万艾可)上市后的10余年,美国男性的整体寿命有所增长。
其实,男性ED既是一种疾病,也是心血管、糖尿病的早期征兆,有研究显示,在ED的患者当中,高血压发生率是没有ED的两倍。冠心病、高血脂、高血糖的情况也都差不多。所以如果没有ED,身心健康会更好,伴随疾病会更少。所以ED也是会造成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然高血压、糖尿病也是造成ED的一个因素,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
2010年国外有研究分析了性生活和健康的风险观察。把心血管的风险按照性生活的次数做了比较,每个月一次和每个月两次到三次的,分析之后发现,性生活频次越多,患心血管病的风险越低。
提升性福找药物帮忙
在两性生活中,硬度是拥有高质量“性福”的关键指标,因此提升硬度是改善ED、让“性福”回归的关键。然而,中国大众往往期待通过食补和锻炼来“恢复状态”,却没有意识到单纯依靠这些方式也是逃避的体现(尤其是对于中重度ED患者)。而“性福调查”活动,就是期望了解大众对待ED的态度与方式,从而寻找到一个有效途径来传递正确的知识与信息。
也有调查显示,中国大约有半数以上的人治疗ED方法是不正确的,比如保健品、中药。其实PDE5的治疗效果很好,但是因为有一些传统的因素,更多的中国人选择保健品。保健品有好有坏,有的适合吃,有的不适合吃,男人都认为自己肾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光靠保健品补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姜辉教授指出:“事实上,目前最有效的应对ED、重获自信的方式,就是科学的药物治疗。世界卫生组织推荐ED一线治疗方法是口服药物,首选PDE5抑制剂(如西地那非),研究也证明,按需服用PED5抑制剂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阴茎血流动力学指数,让阴茎充血更充分、勃起更坚挺。”而且14年的使用效果看,是安全可靠的,无成瘾或依赖的情况。
治ED找准正规渠道
但现在我国老百姓购买治疗男性ED的药物,经常碰到一些问题,不知道正规的治疗ED的药物在哪里买?很多人在街边情趣用品店、小夜店或网上购买,发现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副作用,其实,这大多是买了假药。姜辉教授介绍,以被公众所熟知的“万艾可”(俗称伟哥)为例,正确的购药渠道一定是正规医院和药店,其他渠道购买的极有可能是假药,其成分不明,极可能给健康带来巨大风险。
姜辉教授提醒,在购药时务必选择正规渠道、认准防伪标识。“比如万艾可近期推出的新包装就增加了全新激光防伪标识,能够更直观地判断真伪。”而在如今的移动时代,消费者还可通过移动终端下载《男性健康》APP,其中有药品防伪功能,通过扫描药品外包装盒上的条形码,就可自动连接到数据库查询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20位)以及商品条码(13位),获取药品相关流向信息,知晓药品流通渠道,轻松辨别所购的药品真假。
(高 山)
■相关阅读
50岁是男性健康的一道坎
针对中国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的“ED患者寻求帮助行为分析” 、“PDE5抑制剂治疗不同年龄ED患者疗效分析”等四项专项调查研究结果最近先后分别在权威男科学术杂志发表。
主持此次调查研究的北医三院男科主任姜辉教授和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张凯教授介绍,选择的ED门诊患者年龄分布在20~84岁,共3837例,每10岁为一年龄组,结果显示:门诊ED患者中,年龄31~50岁的患者占多数(55.6%),30岁以上ED患者各年龄组勃起功能和勃起硬度,呈现年龄越大评级越低的趋势;在全部ED患者中,合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5.4%、3.3%、11.3%和12.9%,且51~60岁年龄组合并上述疾病的比例,较50岁以下的各年龄组明显升高。可见,50岁是男性勃起功能健康的一道坎。
张凯教授介绍,研究发现50岁以上ED患者就诊率低,仅占27%左右。而经过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治疗后,96.3%患者能达到3-4级勃起硬度,其中63.6%患者达到4级硬度,具有更好的性生活享受和整体性生活体验。
姜教授表示,研究对治疗前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勃起硬度进行勃起硬度比较发现,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在治疗前的勃起功能更差,但使用PDE5抑制剂治疗后,勃起功能改善更显著。在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中,使用PDE5抑制剂100 mg作为治疗初始剂量,不但未发现药物副作用,反而增加疗效,而这一研究结论还尚属首次被证实。
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除可以改善性生活满意度,使用PDE5药物治疗可部分缓解前列腺增生这一老年男性的普遍症状。这一疗效无疑会促使更多的老年男性接受ED治疗达到“一石二鸟”功效。
(高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