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2014年3月19日,国内已知生存时间最长的重度烧伤患者邱财康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举行。在他86岁的人生中,曾有过一段常人难以承受的伤痛磨难,也因此和上海瑞金医院共同创造了一项世界医学奇迹,奠定了我国烧伤学救治的多个开拓性成果。
1958年5月,董方中教授(中)正在给严重烧伤病人邱财康做实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资料图
半个多世纪以前,上海曾流行过这样一首儿歌:“邱财康,为了钢,受了伤,进了院……”儿歌中所说的邱财康,便是被瑞金医院团队救治的、开创我国烧伤领域奇迹的重度烧伤患者、上海钢铁三厂炉长。
近九成皮肤灼伤,深度烧伤面积达29%…… 这从烧伤学理论上足以被判死刑的病例,被奇迹般救活,并以此首创烧伤移植的多个创新方法,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瑞金补液公式”,一举打破了当时国内外医疗界所认定的“灼伤面积超过80%无法治疗”的传统观念,创造了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惊险:九成皮肤被灼伤
1958年5月26日夜里11点,正在车间值班的邱财康遭遇了天降大祸——铁炉吊运时主扣松了,10吨半1300摄氏度的铁水掉下来爆炸了……正巧赶在当下的邱财康瞬间被钢水浇了个透,表皮好像焦炭,生命危在旦夕。
被紧急送往当时的广慈医院(瑞金医院前身)后,邱财康被诊断身体灼伤面积达89.3%,其中三度烧伤面积23%。据当时国外文献记载,皮肤灼伤面积达70%以上的病例无一幸存,超过80%的更是无法救治。但医院和邱财康却没有放弃。
在开头两到三天里, 烧伤后的休克关是致命的。因为烧伤后创面大量体液(包括蛋白质和水分)流失,需要补充多少体液难以计算。国际权威的伊文思公式仅适用于烧伤面积小于50%的情况,像邱财康这么大面积的烧伤,该怎么办?医护人员们在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增加补液尤其是血浆的方法,以维持正常的血容量。
暂时克服了补液难题,但紧随而来的是邱财康出现了绿脓杆菌败血症。这一感染关如果处理不好,邱财康的右腿就保不住了。瑞金医院集中了所有著名的内外科专家,找到用噬菌体以毒攻毒的方法,在几天的时间内就制出噬菌体液来清洗伤口。
五十年代的中国塑料袋还很少见,医护们就把塑料制作成口袋形状将邱财康的腿悬吊起来,轮流拿着塑料袋套着腿帮他摇,观察腿上感染的组织一点点褪去。
艰难:补皮用了三个月
经历休克关和感染关之后,更大的考验是移植换皮。
如此大面积的创面需要植皮,邱财康只剩腹部一小块的皮肤根本不够自身移植。专家们首创打洞异体皮嵌入小块自体皮的混合移植和利用头皮作为供皮区的方法,并带头献血献皮,而邱财康急需皮肤的消息在社会上也迅速传播,每天都有很多热心市民涌到医院排队等候献皮。5月、7月、8月,邱财康历经3个月的多次移植补皮,终于闯过难关,最终竟神奇地痊愈了。
治疗及恢复期间,医护人员考虑到邱财康换药翻身的痛苦,又悉心设计制造出了一张翻身床。这个巧妙的小发明,很好地解决了烧伤病人翻身的问题。
收获:烧伤界的瑞金公式
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后,邱财康不但脱离危险还在当年11月21日就康复出院,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轰动。
抢救邱财康成功以后,瑞金医院烧伤科从普外科分离出来,开始制定烧伤治疗常规,并建立独立的烧伤手术室。
在邱财康身上首创的烧伤补液方法,以及打洞异体皮嵌入小块自体皮的混合移植和利用头皮作为供皮区的方法后,烧伤科又在此基础上开展早期切痂、大张同种异体皮覆盖创面、自体皮和同种异体皮混合移植术等多项技术方法,并总结提出了适合我国烧伤病人的输液公式,史称“瑞金公式”。
随后,瑞金医院又提出应用异种猪皮替代同种异体皮的手术,为大面积三度烧伤创面处理的中国模式成为常规方法创造了条件。此外,瑞金医院还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皮库。瑞金医院从此建立起中国危重烧伤救治的雏形,并第一次在国际上提出危重烧伤治疗的中国概念。
连接:
瑞金医院其他烧伤科专家:
郇京宁,擅长大面积烧伤的救治、脓毒症和ARDS治疗;
袁克俭,擅长大面积烧伤,难治性创面处理及疤痕早期防治;
黄伯高,擅长特殊原因烧伤(电烧伤,化学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