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寒假陆续结束,“假期过得怎样”话题随之开始。“只要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独立的时间去思考一些问题,”假期就是有意义的。儿子已在剑桥大学开始学习的胡萍这样理解。她的儿子常在假期用各种实验成果代替作业,做的各种西餐制成了图片集,并因此受到剑桥教授的欣赏。
作者简介:胡萍,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有《善解童贞》系列丛书和《爱的误区——电影里的教养反思》等图书。
在儿子的整个小学阶段,他的假期作业都是我来布置的,当然这是我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与孩子所在学校的老师们充分沟通过的。
儿子很小的时候,我给他买过一本书,是一个美国人编写的,书里列出了100个科学小实验,这些实验简单易做,又有趣,用的是生活中常见物品做材料,开始我和儿子一起做,发现他很喜欢,后来我就让他自己动手,从找材料到完成,每天做1~3个小实验,完成后将实验讲给我听。这样既让孩子动脑动手,还训练他完整的表达能力。
儿子喜欢科学类的知识,根据他的特点,我给他买了一组儿童用的化学实验和一套物理电路,当时有一个专门生产儿童实验套装用品的品牌。三年级时的假期里,儿子开始摆弄这些东西。一套电路儿子玩了几个假期,变化电路结构的技术也越来越高,兴趣也越玩越浓。我想这对他将来学习物理的电学是非常有帮助的,虽然他当时不懂,一旦他接触到电学理论,曾玩过的那些电路就会出现在他的大脑里,帮助他理解那些理论。
小学五年级的假期,我开始教儿子将他做的化学实验写成“报告”,要求他记录做实验的过程,描述看到的现象,不要求写“为什么”,因为儿子还没有学过这些知识。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那些五彩缤纷的变化让儿子着迷,于是,那些假期里,儿子快乐地工作,整天忙不停,直到开学。
除了做各种实验,儿子还喜欢做食物。在他4岁左右我就发现他喜欢操作厨具,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教他做蛋炒饭。从打鸡蛋开始,都让他自己做,个小够不到锅灶,我就给他搭个凳子。
有一次,我和老公过了吃饭时间才回家,儿子等不得了,就自己如法炮制了一顿蛋炒饭,厨房一片狼籍,甚至出现了魔鬼面具和护腕,原来儿子怕油溅起来时烫着,就将他的玩具拿来保护自己。那时儿子不到5岁,就能做饭喂饱自己,而且还会保护自己,我赞扬他一番,从此他做饭的劲头更足了。
6岁的儿子开始对西餐感兴趣,喜欢吃牛排、意大利通心粉、罗宋汤等,于是我鼓励他到卖西餐原料的商店买回来自己做!最开始是做蛋糕,从打鸡蛋,和蛋糕粉,到最后烤出来,都由他自己完成,我只是在他旁边保护他的安全同时兼做一下技术指导。很快他就不需要我了。7岁上学后,他开始在烤好的蛋糕上点缀一些葡萄干什么的,儿子的吃文化概念开始形成了。
10岁后儿子对牛排情有独钟,于是我从超市买回半成品,并买了很多进口调料,他自己来加工。开始的时候拿不准牛排要烤多长时间,儿子在每次烤的时候摸索,看牛排在什么火候、多长时间、调料添加到什么程度烤出来味道是最好的,反复试验多次。
现在,儿子烤的牛排可以与高级西餐厅的牛排媲美了!在去剑桥大学面试的时候,儿子除了生物研究报告,还带去自己做的西餐的图片集,并且因此受到剑桥教授的特别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