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02月10日> 总第1095期 > 15 > 新闻内容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任东林——像呵护脸蛋一样呵护肛门
健康时报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特约记者 简文杨文/图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0日  查看次数:  

 

  门诊见闻

  周二下午中山六院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门诊前的候诊椅上早早地就坐满了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下午两点半,任东林教授准时来到门诊,排在第一个的是来自外省的一个月大的小宝宝。

  年轻的妈妈抱着他来到门诊,陪同的还有他的爸爸及爷爷奶奶,个个都为小家伙的病急得焦头烂额。

  “自从孩子出生半个月来,肛门周围反复红肿,现已有半个月了,一直不好,不知小宝宝到底是患了什么病?”妈妈言语间透着焦急。

  任东林教授一边安慰家属先不要着急,一边仔细检查患儿肛门部,发现肛门周围右侧距肛缘2cm处有一红肿硬结,尚未穿破。

  “临床上,婴幼儿肛瘘、肛周脓肿不在少数,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男性患儿,主要与体内的雄激素过多有关,致使肛腺分泌物过多或潴留导致感染而形成肛周脓肿。”任东林教授详细地给患儿家属讲解了婴幼儿肛瘘的发病机制。

  “那该怎么办呀?”围在一旁的奶奶忍不住问道。

  “一旦发现,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治疗。”任东林教授说,“婴幼儿皮肤娇嫩,肝脏解毒能力弱,不要用毒性较强的药物;脓肿引流通畅即可,不宜用太多抗生素;用温水冲洗干净保持干燥很重要。”

  原来这个小宝宝之所以反复出现屁屁红肿,是肛瘘引起的。任东林教授于是给孩子办了住院手续,为了让小宝宝家人不要太担心,在他们一家人走出门诊前还不忘告诉患儿家属,他有把握治好患儿的病。

  受访专家

  任东林,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主任,盆底疾病研究中心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长:普通外科及大肠肛门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尤其擅长对痔病、肛瘘、肛裂、顽固性便秘、不明原因肛门疼痛等肛肠良性疾病,及结、直肠原发和复发肿瘤的诊断及处理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受到胃肠肛门疾病的困扰。俗话说: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男女通杀,概难幸免。人们常感叹:现在社会太多的有“痔”青年,“肛裂”女性。针对肛门疾病,专治“马桶上的疾病”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任东林教授有四个提示:

  便血无小事

  自己只能初判

  门诊现场:一位老年直肠癌男性患者,便血两年多,自认痔病,最近家属发现他消瘦明显,排便次数增多等,带来就医。

  任东林:肛门指诊发现直肠内肿块距肛门口5cm,几乎侵犯肠管一周。临床上便血是非常常见,常被认为没什么大事,最后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患者应重视便血信号,可自己初判,如痔的出血一般是无痛性的便后鲜血;肛裂出血也鲜红但伴有便时剧烈疼痛,便后缓解,随后又疼痛的周期性特点;而直肠癌时大便的血色一般较暗,有血凝块,且有“里急后重”等其他大便习惯与性状的改变。最后,最好寻求专业可信赖医生的帮助。

  慢性便秘

  有时需手术

  门诊现场:一位中年便秘女患者辗转多家医院,各种保守治疗措施效果均欠佳,询问慢性便秘这样的病是否需手术?

  任东林:患者便秘多年,各种保守治疗效果均欠佳,结肠传输试验结果提示结肠慢传输,有明确的手术指征。

  很多患者不了解便秘外科治疗,其实对于合适的病例外科干预非常有价值。当保守治疗失败时,合理的外科治疗最有效。对于有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如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肛门直肠测压等证实有慢传输型便秘或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可通过外科处理,具体用哪种方式,外科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见痔就治

  容易过度治疗

  门诊现场:一位年轻的女痔病患者,常大便后有肿物脱出,不管也可以自动缩回,偶尔还出血,询问是否需手术?

  任东林:经直肠指检,她的痔病还是二度,暂时不需要手术,建议先保守治疗。痔病,大部分通过饮食调理、注意生活习惯、注意排便习惯等可预防发作或加重。目前来看,痔病的治疗存在比较严重的过度治疗倾向,特别是过度手术治疗。

  而一部分患者症状较重确实需手术,如严重的反复出血导致贫血,或痔核脱出早期未还纳形成明显血栓者且有手术指征,另外treitz肌已变性断裂的病例保守治疗也无太大意义,可以探讨手术可能。

  肛门狭窄

  扩肛术加维持

  门诊现场:一个青年男性患者,自从痔疮术后开始排便不畅,大便仅有小手指那么粗细。也不知道用不用治疗?

  任东林:肛门指诊发现有明显的肛门狭窄。肛门狭窄,许多原因可以导致,但医源性确实是最多见的原因,特别是痔病的治疗。痔病手术虽然小,不要随便做,需重视手术品质。

  肛门狭窄带来的问题主要是排便困难、排便不畅及肛门上皮损伤带来的疼痛、出血等。扩肛可作为解除狭窄的方式,手术治疗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手术后持续一段时间的扩肛对维持疗效也很重要。

  记者手记

  在任东林教授的门诊,除了较为常见及多发的痔疮、便血等患者外,盆底先天性畸形、会阴巨大缺损、盆底复杂性损伤、肛门失禁、复杂性肛瘘等这些结直肠外科领域处于“迷茫地带”甚至是“No man’s land”的诊治,也是任教授团队最大的特色之一。

  任东林教授擅长做手术。他接收了不少经历几次甚至十几次手术“穷途末路”的患者,当一个又一个一度“绝望的”患者获得满意疗效重新展露欢颜时,最初的怀疑和“最后一博”的想法变成了无限的感激之情,但他从没有过大教授架子,一如既往温和、善良、不少病人和他成了好朋友,乃至视他为一生的良师益友。

  任东林教授更擅长不手术。很多老年人便秘后尝试过很多方法都没效,最后就想试试手术,可在任东林教授看来,便秘的三种类型:结肠慢传送性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混合型便秘,就像大城市的塞车,一种是主干道车行缓慢,一种是一到路口就堵死,另外一种则是兼有前两种特点。“老人便秘无法避免,要会调节和用药。情绪调节和饮食调节很关键,如果情况严重要及早用药,且要多种泻药交替使用,避免产生药物成瘾。”

  记者在现场问那些远道而来的患者,发现对一个患者来说,疼痛也许不仅仅是疾病缠身,被当作“病人”区别对待也是一个方面。然而,任东林教授却不一样,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的代入患者角色中,使得他特别能够体会患者的感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