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01月30日> 总第1094期 > 01 > 新闻内容
陪父母一起过年
李泓冰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30日  查看次数:  

  中国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大典——春节,正在迫近。

  这一刻,在中国城乡千门万户,都有一位母亲,掰着手指数着日子,精心采购着盘点着年货。她无数次想象着家门被敲响的那个甜蜜的瞬间,她已经等了一年甚至数年,等着心爱的儿女回家。

  中国年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团圆。“游子行路苦”,为的是慰藉“慈母倚门情”。为了和父母团圆,中国“春运”之惊天动地,远超当今人类任何一次集体活动。

  而那一头,她在异乡的孩子也魂不守舍,一种叫作“想家”的蚀骨相思,堆积了整整一年甚至数年。回家的人群太过汹涌,让12306成为一个随时都会崩溃的购票网站。2014年春运期间,人流再一次“空前”,全国道路客运量将达32亿人次,加上走水路的4300万人次,天上飞的4200万人次,总计近33亿人次客运量的中国春运,相当于把全球的一半人口,在短短40天之内集体迁移——这是一场足以移山倒海的人口大迁移。大雪封路,数百农民工便步行回家;买不到票,摩托车队从南方绵延而北;囊中拮据,绞尽脑汁变换十来种车次,以最低成本上路……不管从哪里出发,不管用什么方式,目标只有一个:家。那里有这个世界上最爱、最牵记他们的父母双亲。

  在莎士比亚眼里,母爱胜于万爱。国学大师季羡林则认定: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高粱饼子。

  父恩如山,母爱如海。流动性极强的商业社会,无数游子在孤独中奋斗打拼,渴望财富与成功。然而,父母的衰老往往快于孩子的成功,陪伴才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这些天,一道“亲情计算题”忽然走红:假设与父母分隔两地,每年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除掉应酬、睡觉,你有多少时间陪伴爸妈?就算爸妈活到85岁,这辈子你还能和爸妈相处多久?细细一算,许多朋友脊背生寒,他们突然意识到,未来陪伴父母的时间,竟只能以“天”或者“次”来计算,“子欲养而亲不在”,竟是这样迫在眉睫了!孝心不能等待,切莫到了永别,才痛悔得肝肠寸断,方知与父母相依,是亘古万物都难买到的珍贵时刻。

  回了家,和父母如何相处?是否永远低头注视手中那个花样百出的手机,须臾不离身?是否仍留连外面的酒桌、麻将桌和KTV包房?……这习以为常的情景,对父母来说,是另一种残忍。

  至少在春节的几天,帮妈妈梳梳头,为爸爸沏杯茶,聊些家常里短,陪着品评肥皂剧。更要在意双亲的身体,带个血压计、血糖仪回家,关注他们的饮食及排便习惯,叮咛他们体检……从某种程度上说,父母的寿命,其实就攥在孩子的手心里,儿子的孝心关乎父母的生命质量与长度。

  拥有33亿人次同行者的这个春节,中国把乡愁写进了治国方略,也写进妈妈新添的皱纹。归家的游子,听见妈妈在唤你的小名吗?千万不要辜负这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今年,陪父母一起过年!

  作者为人民日报上海分社副社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