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近日,健康时报读者俱乐部带领读者走进北京仁医堂,邀请双桥老太太再传弟子张沁平为大家讲讲关于腰椎间盘突出那些事。
主讲专家:张沁平,北京仁医堂特聘专家,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骶髂关节错位、退行性膝关节炎、踝关节扭伤等。出诊时间:每周二、周四下午。
专家提醒:
做事记得面对面 无论是腰椎间盘突出还是骶髂关节错位,和我们平常的姿势密切相关。我们一定要记得无论是看书、看电脑还是弯腰拿东西,一定要正面面对着去做,避免扭腰等动作。
粗盐花椒敷敷腰 腰疼时,可以用大粗盐和花椒,一比一混合,在微波炉里转一下。包在毛巾里,放在腰上敷用。盐能起到消炎镇痛作用,花椒可散寒止痛,髌骨关节炎、颈椎病也可以用。
看中医时带上X光片和CT片 传统中医主要应用针灸配合手法复位来对有问题的腰椎进行治疗。但在看中医时也需带上X光片和CT片,以便让中医师更好地了解问题部位。
相关阅读:“双桥老太太”和我国部分中医正骨疗法
“双桥老太太” “双桥老太太”本名罗有明,卒于2008年10月。她曾任北京朝阳区罗有明骨伤科医院院长,“罗氏正骨法”第五代传人。罗氏正骨的第六代传人是罗有明的儿子——罗金殿,现任北京朝阳罗有明中医骨伤科医院院长,已不出诊。罗有明的孙子罗勇周一至周六上午出诊,该院为非医保医院,罗勇挂号费3元。医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北路甲8号。
“罗氏正骨法”的主要特点:手法诊断,手法治疗。在对骨折、骨关节脱臼、颈椎综合征、椎间盘突出、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多种腰疼病的治疗上,显效快、治愈率高。在没有任何仪器的帮助下,通过手的触诊检查,进行治疗。这不但适合于战场、自然灾害的救护及应急抢救,也适合于慢性病和软伤的有效诊疗。其手法具有稳、准、轻、快的特点。详见《健康时报》2002年2月21日21版《98岁的捏骨神医》
宫廷正骨 “宫廷正骨”第五代传人刘钢现任北京市护国寺中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采用元书纸排子等中医器具,在治疗骨折、筋伤、腰颈疾病等方面多有独到之处。北京市护国寺中医院位于西城区护国寺棉花胡同83号。
石氏伤科疗法 石仰山,石氏伤科疗法第四代传人,现任上海市黄浦区中医医院名誉院长。石氏伤科疗法手法上强调“稳而有劲、柔而灵活、细而正确”之准则。在方药方面总结出了三色敷药、消散膏、麒麟散等一系列名方验方。开设六个专科专病特色门诊,如颈椎病、腰腿痛、骨质疏松症等。医院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北京西路130号。
施杞中医正骨 施杞所代表的中医正骨讲究在治伤中注重调理脾胃,崇尚益气活血,施杞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龙华医院骨伤科教授,周四下午出门诊。医院位于上海市宛平南路725号。详见《健康时报》 2013年8月26日第3、23版《电影正骨里的大医精诚》
葛氏捏筋拍打疗法 创始人葛献宝习医之外精于武术,在易筋经全书基础上,结合易筋经疗法和少林拳术,钻研出一套捏筋、按摩、正骨、拍打的治病疗法。该疗法2011年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人是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葛凤麟。医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铁医路10号。详见《健康时报》2013年10月14日《拍拍打打治骨伤》
何氏正骨 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院长何天佐在传承家学基础上,创制的“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医院位于四川成都市青羊区武都路3号。
详见《健康时报》2013年9月5日21版《成都有个何氏正骨》
六成腰痛不是腰突“有个相声段子,说一个人长相不突出,工作不突出,但腰椎间盘突出。”北京仁医堂特聘专家张沁平的开场白引来阵阵笑声,“没错,现在患腰椎间盘突出人越来越多,它虽然属于一种身体退行性病变,多半是年龄大了,身体各部件逐渐老化引起的,但由于生活方式不健康,也出现在一些年轻人身上。”别以为腰疼就是得了腰椎间盘出了问题,其实,60%左右的腰疼都是骶髂关节错位引起的。
骶髂关节位于腰骶部,起到外力中转站的作用。它可以将躯干所受压力向下肢传递,并可将双足所受的外力传到躯干,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一般来说,活动度较小。但由于弯腰搬取重物时姿势不当、跌倒时臀部着地或肩担重物时突然失足等,身体失去平衡,重心突然转移,身体来不及适应会导致骶髂关节错位。
它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区别在于,腰突伴有下肢整体的酸麻感,而骶髂关节错位只是从臀部到膝盖以上发麻。
“小燕飞”是保护腰椎的法宝 “现在很多人患上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腰肌不发达。”张沁平说,“以前,农民天天插秧收割,也没有几个得这病的,原因就是他们有强大的骶脊肌。”
张沁平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的腰椎就像是一个带弹簧的抽屉,而骶脊肌就类似于弹簧。一弯腰,抽屉被拉开;直立时,如果骶脊肌强大,抽屉就会弹回去,而若骶脊肌没力量,被拉出来的抽屉就很难自己再回去。
所以,我们平时不妨抽出5分钟时间做做“小燕飞”,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取俯卧位,双臂与双下肢伸直,同时向上抬起,持续3~5秒,然后放松肌肉,回归原位。青中年人可一次做30~50下,老年人一次做10个。
这个动作是保护腰椎法宝,但贵在坚持,很多人有头无尾,也就看不到什么效果。另外,游泳也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比较适合的运动,但要注意水温,水温太低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