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蔡建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软组织肉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医学部肝病介入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北方肝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国际肝胆胰学会会员
擅长:腹部肿瘤外科治疗,尤其对肝癌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有深入的研究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门诊见闻
上午11点,在看好普通门诊的病人后,蔡建强又大步流星地向特需门诊赶去,还没到门口,带着各种各样疑问的患者已经围了一圈。
“那我回去是不是要与家人分餐了,我的孩子将来会患肝癌吗?”一位在妻子陪同下前来就诊的患者,在被确诊为早期肝癌后焦急地向蔡建强教授询问。
“肝癌倒不会传染,因为到目前来讲,还没有任何一种肿瘤会传染,所以也用不着分餐,另外,肿瘤也不完全是遗传性疾病,只是会有不太健康的基因会遗传,但这个基因是不是就会导致癌变也不是肯定的,放宽心,除了抓紧治疗定期检查外,还像往常一样过日子就行。”听完蔡院长耐心的解答后,这位患者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我以前有过宫颈癌变,所以见到肝脏指标异常我就特别担心会是肝转移,蔡院长,您看我这个问题大吗?”
蔡建强教授一边麻利地翻看她的病例资料,一边安慰她说,“看您这些检查报告,只是铁蛋白有些高,做不了任何疾病诊断,但我肯定您这没有肿瘤,但是您体重偏重,回去多运动,每天走10公里,照着一年走,掉点肉就好了。”听完蔡建强的建议,这位患有脂肪肝略富态的中年女性笑咪咪地说:“这就好,听了您这话,我今晚就能睡个好觉啦。”
听说蔡建强是肝癌治疗的专家后,门诊上慕名而来的肝炎肝硬化患者也不少,对于这些患者,蔡建强教授除了耐心地解答外,还对进一步治疗给出建议:“我们这是一个癌症专科医院,在癌症的诊断与手术方面见识得多,经验比较丰富,但像肝炎等传染病的治疗并不比肝病研究所等传染病医院更有优势,建议大家找对医院看好病。”
肝癌,可发生于两个月婴儿到八十岁老人,因其恶性度高,病情进展快,被称为“癌中之王”,因此肝癌患者往往谈癌色变,担心手术效果,也担心手术出血的风险,但在肝癌治疗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蔡建强这里,这些难题都能被一一化解。
肝癌手术
出血量降到1/10
门诊现场:一位河北中年女患者在当地被确诊为肝癌,因O型RH阴性血(稀有的熊猫血),当地不敢接收,来京就诊。
蔡建强:肝癌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血管脆性大,术中任何微小失误都会造成大出血,甚至死亡。另外,近70%左右的患者切除肿瘤后还会复发,除肝癌本身的生物学特点外与术中大出血或输血过多也密切相关。
我们采用“分层解剖”可将术中总出血量降到传统肝癌切除术出血量的1/10左右。传统的肿瘤切除是利用止血钳和电凝刀术中止血,而我们会先将肝部血管按层次剥离出来结扎好后再手术,避免术中伤及血管。
肝癌不一定
要切整个肝叶
门诊现场:王先生左外叶的肝脏肿瘤直径超过5厘米又属多发性肝癌,而且肝硬化程度不轻,他辗转多家医院。
蔡建强:肿瘤长在哪个部位就切除哪个部分的肝叶是很常规的手术方式,虽然能彻底切除肿瘤,但会加大患者肝功能损伤,甚至会因术后肝衰竭死亡。所以像王先生这样不具备半肝切除承受能力的患者就不适合这种手术方案了。
但他可以通过“不规则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手术前我们通过吲哚青绿肝脏储备功能试验来全面评估患者肝功能,为患者选择最适宜的手术方式,如单纯的肿瘤剜除、部分肝叶切除等。
肝移植
最适合小肝癌
门诊现场:一位青年男子为70多岁的舅舅问诊的,肝脏上长满了肿瘤,是否可以通过肝移植手术的方法来治疗。
蔡建强:这位患者不能做肝移植,一则年龄偏高,二则血液里肿瘤细胞应该说已非常多了,就算做了肝移植,很快也会出现其他组织的转移。我们发现接受肝移植的晚期肝癌患者由于癌栓的存在大多数人会复发,只有少数人可生存三年以上。
做肝移植手术需要几十万,且肝源非常紧张,所以一般小肝癌也就是肝癌早期肿瘤比较小时又合并有终末期肝炎不能接受其他治疗的情况下,各项评估指标合适时才适合做肝移植。
结直肠癌
一半会肝转移
门诊现场:47岁的中年男性因大便带血两个月,结肠镜发现乙状结肠癌并伴肝多发转移,希望能两癌同时切除。
蔡建强:临床上,结肠癌同时有肝转移的患者非常多见,同期切除可使病人免遭二次手术痛苦,但手术创伤较大,所以患者年龄以小于70岁为宜,对于手术耐受能力差,或者转移瘤累及肝脏重要结构,需要大范围切除的患者就得进行分期手术治疗了。
另外,单纯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做完根治术后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出现肝转移,所以必须重视结直肠癌术后的全身治疗和及时复查。
记者手记
刚打完点滴便跑来出诊的国内知名的肝癌治疗专家蔡建强教授,他所推崇的“宏观微创”术式打破了肝癌手术必须面对大出血的定律,以肝储备功能为先导的个体化手术方案使肝癌患者术后避免了肝功能衰竭的危险,但这位业界的大牌,在患者面前一点也不大牌。
门诊上,蔡建强教授常在看完患者的病例资料后问上一句,“你的治疗费都主要从哪来呀?”因为肝癌的治疗费用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比如分子靶向治疗肝癌有划时代的突破,但价格昂贵,相当一部分家庭难以承受。在治疗时,不光要注意病情的个体化,还要注重患者社会情况的个体化,这样才能起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在中国,很多肝癌手术医生以手术操作时间来衡量手术水平的高低,有的医生追求只用一个小时就完成肝癌切除术,但这往往是以患者大出血为代价的。蔡建强教授的手术时间可能是别人手术时间的三倍,但手术的出血量仅仅不到100毫升,仅为常规出血量的1/10,这种微量的出血避免了术中输血带来的免疫排斥风险,使患者术后肝衰竭的几率也大大降低。
听他的同事说,蔡建强教授常引用先贤的话跟他们说,“一个医生,不近仙者,不能为医,不近佛者,也不能为医”,在他看来,无论是仙还是佛都是普度众生的,这种境界与医生是一样的,这是对医生最好的评价,也是对医生要求的最高境界。
李原大夫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