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01月09日> 总第1088期 > 14 > 新闻内容
种息肉切不切?
健康时报综合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9日  查看次数:  

 

  息肉,形象地说就是身体脏器上的小赘肉,多数人是在体检或是其他疾病检查时无意间发现。然而,有的人对此很在意,四处打听各种治疗方法;有的人则不以为然,反正不疼不痒,任其发展。

  事实上,以上两种做法都不对,而且任何息肉药物都治不好,手术永远是第一选择,但什么时候切,怎么切则根据息肉部位、大小不同有所差别。

  肠息肉——

  发现病变

  尽早切除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  蔡三军

  肠息肉就是肠黏膜表面长了一个肉疙瘩,绝大多数病人不会有什么不适症状,但不管是体检中无意发现,还是出现大便带血、腹泻、腹痛等症状后发现患有息肉,都应尽早手术切除。同时还要强调一点是与其他息肉一样,肠息肉也是无法用药物控制和根治的。

  查出息肉后先要给它“定性”, 按病理类型分为腺瘤样息肉、儿童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错构瘤息肉五种。这五种息肉里只有腺瘤样息肉会恶变,一般80%的大肠癌是由大肠腺瘤演变来的。

  目前对大肠息肉生长的确切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估计可能与肠道慢性炎症、便秘以及进食习惯有关(如吃肉较多),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发现有肠息肉尽早切除。

  鼻息肉——

  滴药只通气,无法除病根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喉科  唐瑶云

  很多患者不把鼻息肉当回事,因为它既不影响吃喝,也不干扰睡眠,感觉鼻子不通气局部用滴鼻药物后,鼻子会很快通气。

  事实上,如果腔内黏膜这样反复肿胀,就会像长期装满水的气球一样失去弹性,会使鼻息肉病症越来越重。

  发现鼻息肉后应当手术治疗,只是鼻腔周围有很多骨板围成的空腔,医学上称为鼻窦。鼻息肉手术后极易复发,就是因为息肉的“根”在这些骨缝中,所以有人形容鼻息肉手术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

  因此,鼻息肉手术后应定期到医院检查,一旦发现有黏膜水肿要尽早治疗,避免病情进展而不得不再次手术,尤其要避免感冒。

  如果手术后感冒应该及时用药,防止因鼻窦炎产生的脓液局部刺激而引起鼻息肉复发。

  胆囊息肉——

  1厘米以下不用急着切除

  南京市第一医院普外科  刘子君  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汪新天

  发现胆囊息肉后有的人很紧张,担心癌变而四处治疗,目前还没有药物能控制息肉生长,更没有胆囊息肉自行消失的病例。

  其实,大多数胆囊息肉是良性的,对日常生活影响并不大,因此很多人平时都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通过临床观察千例病患发现,胆囊息肉绝大多数不会增大或极缓慢增长。

  一般来说,直径小于1厘米、无症状或是轻微症状可以暂不处理。如果是短时间内息肉生长迅速,直径大于1厘米、单发并且个头较大者,息肉的根蒂也比较粗大,这类息肉恶变的比例较高,应该尽早切除胆囊,以免后患。

  如果是多发的小息肉病变,但是伴有胆囊结石,经常有腹痛的症状,本人年龄又比较大,这种情况下从改善生活质量及防癌的角度出发,手术仍然是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法。

  胆囊息肉手术目前仍然是把息肉和胆囊一同切除,绝大多数是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对病人创伤较小。

  总之,胆囊息肉不是一种可怕的疾病,真正在胆囊息肉中发现胆囊癌的机会很小。大家应该正确了解这一病症,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当然到正规医院完善检查是必须的。

  肝囊肿——

  不用吃药

  用细针抽积液

  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刘士敬

  在肝脏上一般没有息肉这样的说法,更多的是肝脏囊肿,它就像肝脏长了一个水疱,是一种良性疾病。

  通常患上肝囊肿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可能只是在某次体检中,医生通过超声检查时发现一个或是几个。不论肝囊肿大小、多少,一般都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也不会影响到肝脏功能,因此也不需要用药治疗。

  肝囊肿是如何产生的,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可能与肝脏内有许多小胆管有关,还有一种肝囊肿与遗传有关,叫做多发性肝囊肿。

  治疗时也不必开刀,医生在超声引导下,把一根细细的针插入囊肿,用细针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出来,然后再注入纯酒精,这样囊肿才不会再次长大。如果囊肿长很大才可考虑是否开刀治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