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12月12日> 总第1080期 > 22 > 新闻内容
骑出来的健康
慕景强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2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说起骑自行车,很多人都觉得不是什么大事、难事,谁都会骑,可实际上,骑自行车不仅仅是一种出行方式,更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大多数现代人最大的担忧不再是饱和暖,而是肥胖和运动不足,正成为一个隐形的杀手,慢慢地吞噬着人生中最重要的那部分——健康。再加上现在雾霾增多,人们倡导低碳出行,所以,骑自行车就成为一种既环保又健康的养生运动。

  作者简介:慕景强,医学科普作家,医学硕士、教育学博士,骑友网论坛健康版版主,在高校从事编辑工作,专心于自行车运动。

  减肥:

  每次至少骑40分钟

  对于一直困扰现代人的减肥问题,骑行是最好的运动减肥方法之一。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选择燃烧脂肪而不是燃烧汽油的出行方式更是大势所趋。燃烧脂肪这才是减肥的关键。运动时若只是流点汗,则与减肥无关。

  在进行自行车运动时,人体所进行的是周期性的有氧运动。这样,锻炼者就可以有效地消耗较多的热量。我们知道,只有坚持运动超过半小时后才能消耗身体多余的脂肪,短时间的剧烈运动是没有效果的。而自行车骑行一般每次在数小时,根据科学研究,骑自行车半小时可燃烧约150大卡热量,长期坚持就可收到显著的减肥效果。

  脚踏运动能使臀部及以下的肌肉得到充分锻炼,而下半身的肌肉占全身的70%,能高效地消除下半身臃肿的肌肉。即使持续长时间每天骑行,对肌肉的损害也是最小的,可避免运动过量。而且与同样是有氧运动热门之选的步行和慢跑相比起来,骑行更有速度感和时尚感,而且可以使你的身段更为匀称迷人。

  骑行减肥效果虽好,但姿势一定要正确。运动医学专家提醒,骑行时身体稍向前倾,两臂尽量伸直,收腹,保持膝盖对着正前方。千万不要双腿向外张,弯腰弓背,这样不但影响锻炼效果,而且易造成运动损伤。

  骑行锻炼属于有氧运动,如果以减肥为目的,每次的锻炼时间应稍长一些,至少40分钟,不要骑得过快,应以中等速度骑行;蹬踏要有节奏,不能过于频繁,否则对膝关节伤害较大。刚开始锻炼的人,要先找到合适的频率。研究显示,普通人的蹬踏频率在每分钟60~80次左右。等到适应了,再慢慢加大运动量。

  减压:

  新鲜空气让你更快乐

  骑行怎么又和心理健康扯上关系了?

  原因很简单,骑行大多在风景绝美的户外。骑行不只健身,还可改善心理健康。

  无论山间、路边、原野,你都能看到很多在路上的骑行一族。他们以自行车代步,骑行穿梭于喧嚣的都市抑或宁静的村庄。近途,可以随时随地访古览胜;远行,可以随心所欲游山玩水,带给你另一种生活的体验,大汗淋漓又是何等畅快愉悦。

  运动专家指出,由于自行车运动的特殊要求,手臂和躯干多为静力性的工作,两腿多为动力性的工作。在血液重新分配时,下肢的血液供给量较多,心率也依据蹬踏动作的速度和地势的起伏而变化。身体内部亟须补充养料和排出废料,所以心率往往比平时增加2~3倍。

  由于骑自行车属于异侧支配运动,两腿交替蹬踏,还可使左右两侧的大脑功能均衡协调发展,从而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蹬自行车还能压缩血管,使血液循环加速,大脑摄入更多的氧气,再加上吸入大量新鲜空气,会让人头脑更清醒。这时的骑行是愉悦心灵的方式。

  除去那些室内骑行台、动感单车之类的健身,绝大多数骑行需要与大自然接触,可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美景,使人产生愉快感,是中年人减压的好方法。

  即便抛开运动本身,周末约上几个好友或家人骑行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将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人就会感觉到运动带来的心情之爽。

  喜欢在路上的感觉,这是骑行一族最质朴的表达,是为了体验一种经历、一份心情、一种生活的态度。

  护心肺:

  每天骑行约6.5千米

  如果心肺有些问题的人更是不太敢参加运动,保命要紧。事实上,合适的运动还是可以参与的。人体科学专家就积极推荐户外自行车运动,因为骑行可以全面锻炼人的内脏器官、强化心肺功能和提高耐力,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延缓机体的衰老。而自行车也被认为是克服心脏功能问题的最佳工具之一。

  骑行是一种最能改善人体心肺功能的耐力性有氧运动。长期的耐力骑行可使骑行者安静,心率降低——窦性心动徐缓,这样可使骑行者提高心力储备,提高心排出量2~2.5倍,结果是在骑行过程中心脏耗氧低了而工作效率高了。由此可见,长期骑行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骑行时,腿部运动,肌肉收缩压迫血管促使血液流动,促进血液从血管末梢回流至心脏,同时还强化了微血管组织,改善了微循环。自行车运动还是异侧支配运动,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两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侧大脑功能同时得以开发,更可以有效预防大脑的早衰及偏废。

  有研究表明,相比于不骑行的人,每天骑行约6.5千米的人,患心脏冠状动脉疾病的概率低50%,并能显著调节心肺功能。骑自行车不仅能藉腿部的运动促进血液流动,以及促进血液从血管末梢回流至心脏,而且同时强化了微血管组织,即所谓的“附带循环”。强化血管可以缓解年龄对你的威胁,助你青春永驻。

  办公族:

  缓解颈肩麻木有奇效

  从医学上看,办公室一族常因久坐,头部处于前屈位,使颈部血管受压,特别是椎动脉受压而发生缺血、缺氧或动脉壁上的交感神经引起血管痉挛,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听力下降或记忆力减退;并因椎动脉周围有大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可出现心慌、心悸、心律失常、胃肠功能减退等表现,这是颈性眩晕(也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的典型症状,也是办公室职业病中最为常见的综合征。

  研究表明,大约30%常年坐办公室的人员有此病。分类总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办公室污染、复印机综合征、低头综合征和肌肉饥饿症。以上四种状态,当然各自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医生也会给你开出各种处方。但如果你想一招毙敌,缓解所有症状,可以选择去骑行。

  适当的骑行运动可以缓解甚至消除以上所有症状。以每天1小时骑行为宜。由于是室外运动,当然可以使人心情放松。中等强度的骑行后怎么还会有肌肉饥饿症,恐怕饥饿的是你的胃吧。另外,骑行时一直抬头向前看,对缓解颈肩麻木有奇效。

  保健提示:

  骑行伤性?车座头下斜10°

  骑行,直观来看,身体与自行车接触的器官有三个——手、脚还有屁股。严格来说,第三个应该是会阴部。有运动康复专家的提醒:如果男性长时间骑行,影响局部血液循环,造成阴部不适,甚至引起前列腺炎和阳痿。

  于是,有专家对车座进行了专门研究。结论是,如果你十分依赖于骑自行车这种交通或健身方式,不妨调整自行车车座。为了避免狭小车座对会阴组织的压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车座头往下斜一些。有研究表明,车座前端向下倾斜10°,前端的压力将比水平时减少44%,这样男性会阴部承受的压力就会大幅度减小。这里还有一个强度和时间的问题。中度的骑行运动类似于局部的按摩,无害有益。

  本版文字和图片均摘自《骑行,健康才是正经事》,慕景强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