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12月09日> 总第1079期 > 20 > 新闻内容
营养干预也是治疗
健康时报记者 魏雅宁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9日  查看次数:  

  活动背景:北京营养师协会近日在京召开2013年首届营养师年会,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于康教授分享了他在糖尿病营养干预上的经验。

  “得了糖尿病有生不如死的感觉,听说100种食物,99种我都不能吃,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于康教授在他的营养门诊经常遇到这样来哭诉的糖尿病患者,“营养和美味并不矛盾,可以寻找平衡,对于糖尿病来说,合理的营养饮食调整后,可以获得跟药物治疗一样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营养干预也是治疗,千万别以为饮食只是辅助手段。”

  要说营养干预对糖尿病治疗地位的确立,也经历了快100年。于康教授说,1915年到1921年是完全饥饿,并不是不吃饭,而是吃的饭量是现在糖尿病患者吃的饭量的1/3或1/5,白菜要水煮三遍,然后要嚼,最后还要把叶子吐掉。最后很多病人死于低蛋白血症、低血糖和营养不良。

  后来胰岛素出现了,就改用主食控制,至今相信有些人还在用。就是把主食量从原来的500克,降到每天400~600克,结果造成病人饿了以后靠大量副食填补饥饿感。“我的一个30岁的糖尿病患者,过去主食得吃750克,后来被限制每天只能吃400克,哪儿顶得住啊,结果每天出现低血糖,后来每天吃两个大鸡腿,结果加重肾的负荷,也增加了血脂,糖尿病肾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高上去了,后来被证明控制主食的方法也是错误的。”

  直到1994年引入了健康生活方式,营养干预才走上了正道。于康教授把营养治疗归结为三点:1.总能量控制,学会食物交换份,而不是单纯限制碳水化合物。2.加一个缓释系统,低碳水化合物+低脂+高膳食纤维在一年之内的效果被确定为非常重要的时期。3.控制脂肪类型和数量,吃什么样的脂肪比吃多大量意义更大,可以用单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

  相关阅读:红葡萄酒没那么神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付元庆博士:红葡萄酒曾被誉为“法兰西神话”,法国人的饮食中含有大量的高热量食物,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却是欧美国家中最低的。在营养师年会上大家集中讨论了这个问题,有观点认为,奥秘在于法国人经常饮用红葡萄酒。研究发现,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市场上有400多种产品或食品中含有白藜芦醇,数据库中可搜到5千多篇文章是研究白藜芦醇生理功效的,研究证实它确实具有促进血管扩张、抗氧化、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从我们的实验结果中看到,1升红酒才含5毫升白藜芦醇,在喝红酒的同时一般都会吃些高脂肪的食物,这恰恰是白藜芦醇的“杀手”,吸收率大打折扣,吸收时间会从3小时延缓到5小时。建议有需要的人,还是单独服用一些白藜芦醇的增补剂比较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