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12月05日> 总第1078期 > 14 > 新闻内容
核检查辐射量不超X线
北京友谊医院核医学科 李春林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5日  查看次数:  

  作者简介:李春林,北京友谊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北京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治疗:核医学显像会诊,以及甲亢、甲状腺癌、肿瘤骨转移、类风湿等核素治疗。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一说做CT、X线片、磁共振检查大家都能接受,可当医生开出的检查单是核医学检查时(SPECT、PET等),很多人都心里犯嘀咕,担心受辐射影响。事实上,多数核医学检查的辐射量低于X线、CT,更低于X线造影、介入检查等。

  核医学检查俗称是ECT,主要是把标有放射性核素的药物注入到人体内,通过探测人体内放射性核素分布情况,分析脏器功能和代谢状况来诊断疾病,常用于大脑、肺、心脏、肾脏、肝脏、胆囊、甲状腺等脏器的功能检查,以及肿瘤和肿瘤骨转移等检查。

  这个检查的原理有点像野外动物戴着跟踪器,先注射药物,之后通过仪器在体外探测药物在身体内分布和行踪,进而观察身体脏器有无病变。由于ECT检查能了解功能和代谢,因此ECT检查比传统影像检查能早发现病灶,如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就比普通X线拍片提前3~6个月发现异常。

  其实,正是因为大家对核医学检查不熟悉、不了解,才会产生很多误解,尤其是以下两个方面需要大家重新认识。

  安全性?

  辐射低,儿童也能做

  相比传统的CT、MRI等影像学检查,核医学检查的辐射量是最低的。比如,做一次全身骨骼显像或是心肌显像,患者所接受的辐射量只是CT造影的1/3;做膀胱尿反流显像,患者所接受的吸收剂量仅仅是X线膀胱造影检查的1%。

  即便是儿童,只要根据根据年龄、体重,准确使用核医学显像剂量,检查是安全的。另外,核医学检查是静脉注射或口服放射性药物,药量非常微少,没有插管等操作造成损伤和痛苦,药物也不会引起过敏反应。

  费用高?

  早发现,为患者省钱

  单从价格上比较,核医学功能测定的费用大约在几十元,显像检查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其实,这个检查究竟值不值,主要看整个诊断治疗中起多大作用,最终能为患者省钱还是费钱。

  核医学的全身骨显像对肿瘤早期骨转移诊断非常灵敏,只要做一个几百元的检查就能发现有无骨转移,这决定了肿瘤分期,可以让肿瘤治疗更加科学合理,避免不必要的手术。然而,减少不必要手术的费用,远远大于做骨显像的支出。

  另外,冠心病患者做核医学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后,不少患者可能因此避免了不必要的导管介入治疗。核医学检查大约两千元,导管介入治疗则数万元。因此检查贵不贵,不能单纯用检查费多少衡量,通常要考虑性价比。

  很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核医学检查在治疗决策中的作用,比如肿瘤手术前、冠心病做支架前都要做核医学检查,否则这些治疗被认为不合理,保险公司不给付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