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品:《国宝级针灸大师的绝活》(2013-06-24总第1033期),《传奇的国宝中药》(2013-07-01总第1035期),《寻宝民族医药》(2013-07-08总第1037期)
传统中医近年发展得风生水起稳步向前,我们对中医的关注也丝毫未曾怠慢。这一年,我们聚焦中医,锁定的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国宝级中医技术——探寻多位国宝级针灸大师的针灸绝活,寻宝湖南、广西、云南等多省区民族中医药,邀请中医名家把脉中医发展,请出中药炮制大师讲中药炮制技法……尽管搜寻线索、联络采访时中有诸多曲折不易,但致力于为读者呈现更全面更丰腴的中医文化精华,我们不言艰辛且心存敬畏。
那时的采访至今仍历历在目。我们走到一线,实地造访中药炮制厂,下车间观摩中药炮制。“像走进一个大厨房。”炮制人员仿佛做菜一般,浸泡、切片、炒制、烘干等一步步按部就班进行,这看似简单实则颇为考验功底的炮制技艺,对中医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严苛的制药流程、讲究的炮制工艺让记者深感传统医学的不易与神奇。
“你要是能来看看我们的熏蒸床就好了。”采访《神奇的民族中药》时,这是钻节风疗法传承人田兴秀老先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因为诊所在湖南省花垣县,通讯信号时断时续,田老操着浓重的方言描述熏蒸床的功效。后来通过田老先生儿子从网上传来的图片,记者看到了钻节风疗的很多奇特的熏蒸设备,比如蒸床是类似于像桑拿房的一个木制大床,患者躺在上面,下面有蒸汽熏着,同时医生还可以对患者的病患部位进行针灸、按摩等其它治疗,所以三五次效果就很明显。
“我们上了湖南卫视11月1日播出的《天天向上》了。”11月初,记者接到了田老先生的儿子打来的“报喜”电话,在节目里,田老先生和诊所的其他人员穿着苗族的服饰,介绍了很多苗医药的神奇,摄制组还进入大山深处,跟拍了很多有趣的采药细节。“通过你们的报纸,让更多人能够了解苗医药,我们很感激。”这是田老的儿子给记者的留言,在这个初冬让人感觉分外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