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 辉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
推荐理由
作为肝病治疗领域唯一的一名院士,庄辉和他的团队在乙肝大国里进行的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攻艰战!
他主持编写了我国首部《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使我国丙肝、乙肝防治更科学、规范、有效。
在他的推动下,国家卫生部门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对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免疫10余年来,我国约8000万名儿童免受乙肝病毒感染,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减少了约3000万例。
在这场关涉数字的战争中,乙肝携带者由9.75%降至7.18%,他是参与者、见证者,更是辉煌战绩的创造者……
他致力于公众教育,推动设立“中国肝炎日”,参与牵头“丙肝大巴车健康咨询流动站”公益活动,不辞年迈,南下福建,北上吉林,提高边远地区民众对肝病防控的认知。
庄辉,矢志不渝的肝病斗士。

刘国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推荐理由
从乡村赤脚医生到国际知名学者、中国医改市场导向的旗手,他,走过的是一条虽曲折却与自己的最初理想殊途同归的路。
他,以前瞻的眼光、国际的视野、中国的情怀,观察“健康”和“经济”,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波财富革命。
多年前,他就预测到了健康服务业的巨大潜力,并为此呼吁奔波、著书演讲。他主张未来应由医疗服务为中心转变为健康服务为中心。
2013年,国家把健康服务产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升级的重要引擎频频付诸行动时;
2013年,当有人把这个年份称为我国健康服务产业改革升级的元年时;
我们看到的是一名学者惊人的预见力和作为哈佛医学经济学博士后的前瞻目光。
刘国恩,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的预见者与推动者。

白岩松
中央电视台著名时政评论员、主持人,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推荐理由
专家一样的评论,学者一般的反问。作为主持人的他,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他已成为社会良知的代言和健康促进的象征。
当医患关系被误解甚至扭曲,他告诫“伤害医生就是伤害我们自己”。他指出,厘清医学的本源,化解“戾气”,应该从思想上触动,从人性道德上教化。
慢病井喷下的中国,他义务担任卫计委“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宣讲员,倡导吃动平衡,分享健康心得。
他不会停止对幸福的追求,更不会停止对健康促进的关注,就像离不开犀利的话锋和审视的目光。
白岩松,真实到骨,深邃达心。

杨月欣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
推荐理由
肥胖、慢病、老龄化的三重挑战,正让人们失去活力与健康。
她认为营养学更是一门实践科学,不被公众知晓,价值就无法落地。
她组织负责了全国营养调查、全国食物数据库建立等项目,牵头促成了中国第一部营养标签法律的出台。
这部被称为迟到了十年的营养标签法,不仅在中国营养学界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更紧紧关乎亿万人的健康幸福。
她携手媒体不遗余力地普及营养标签知识,引导消费者读营养标签;同时,把关食品企业的“良心”,敦促企业的改造、升级。
杨月欣,践行营养落地的执着推手。

邓 飞
著名爱心慈善公益人士,“中国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儿童大病医保发起人
推荐理由
谁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个调查记者凭借强大的新媒体磁场,发起的贫困儿童免费午餐行动,筹资数千万元,惠及7万多人,最终政府以163亿的规模接盘,成为官民互动、共振共赢的最佳案例。
从爱和善良出发,他发起了“女童保护”、“e农计划、”“大病医保”、“让候鸟飞”、“中国水安全计划”等多个慈善项目,在公益的道路上,他似乎已“不能自拔”。
左手慈善,右手公益,他用良知和实干,弥补因社会转型而出现的道德断层,唤醒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方寸温暖之地,进行着公民社会必经的自我启蒙、动员和净化,正如他始终坚持的座右铭一样:“展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邓飞,为公益谋,路漫漫,永求索。

闫希军
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推荐理由
31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他顽强的意志。脱下军装,重新起航,他开拓了一条融合与创新的特色之路。
他,主持了我国第一例通过美国心血管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复方中药,实现了国药“零的突破”。
他,第一个提出大健康理念,第一个倡议从新生儿开始建立档案;
他,第一个倡导为中医药立法,第一个建议对中国人群疾病谱进行药物研究;
他为中药这个古老的传统产业,开辟了一条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他,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线,把中医药送出国门的同时,也向全世界诠释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中药文化。
闫希军,中医药国际化的探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