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11月18日> 总第1073期 > 08 > 新闻内容
排毒不能只看大便
健康时报记者 白轶南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8日  查看次数:  

  排毒这一中医说法,验证的病证多指便秘、口臭、皮肤长斑,尤其是便秘被视为体内毒素的主要来源。然而,在《2013中国网民健康排毒认知状况白皮书》上却把排便就是排毒、服用泻药可有效排毒等归为排毒误区。

  排便就等于排毒?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吉军看来,如果把排便与排毒画上等号,无疑将排毒范畴缩小了一圈。因为中医讲的毒,既有外来之毒,也有内生之毒,比如饮食不当、情志郁结等,也就是说导致毒素的来源有很多,解决方法不可能只通过排便一种方式。

  事实上,小便、出汗、流泪、打嗝、放屁等都可以达到排毒的效果。

  药物排毒 主要用于清除肠道毒素,比如用含有大黄、芦荟等泻药通泻宿便,及时排除体内毒素和代谢产物。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吴大真指出,选择药物排毒要在医生指导下完成,因为排便只是排毒初级阶段,完善的排毒并不是一排了之,而是应排、解、调、补相结合,注意选择通解调补的药物。

  饮食排毒 合理选用食物排毒是一种既经济方便又有效可行的排毒手段,比如绿豆、洋白菜、苹果、胡萝卜、柑橘等可清除重金属毒物;猕猴桃、小青菜、鸡蛋及牛奶等可清除残留农药等。

  运动排毒 以运动发汗的形式也能排出毒素。人体排出的化学毒物质有500种之多,而经皮肤排出体外的达180种左右。另外,适度运动还可使人体内释放内啡肽,使人产生愉悦感,从而解除压力、调整心态,达到祛除心毒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