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手脚发抖,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很多人觉得它并不可怕,可当得知一代领袖邓小平就因帕金森病晚期并发症逝世时,人们才认识到帕金森病足以危及生命。确实,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的高发病之一,是一种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样,中国帕金森病患者的人数也全球第一,已超过200万,而这个数据还在不断攀升。因其发病极具隐匿性,晚期危害之重,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又到九九重阳(10月13日),我们一起关注和认识帕金森病,为老人们送上一份健康。
早认识:
帕金森病易误诊
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也并不一定手抖。帕金森病由于症状易和其他病混淆,临床中误诊的较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陈生弟教授介绍,误诊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一是容易和颈椎病、腰椎病混淆。当患者首发症状表现为手脚僵硬时,容易误诊为是颈椎病或腰椎病。
二是容易和原发性震颤混淆,或将其他病导致的颤抖等同于帕金森病,如甲亢患者也会出现震颤。
三是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僵硬和震颤的表现不明显,反而是非运动症状表现明显,比如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记忆力衰退、嗅觉丧失等,这些人常被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或是“脑萎缩”和“脑血栓”等疾病,甚至还有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因此出现这些相关症状后,要及时找专业医生确诊。
也有很多人认为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帕金森病年轻化在临床中已比较明显,“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上海瑞金医院门诊中,四五十岁的患者就占到门诊量的5%左右。”陈生弟教授解释,除遗传因素外,也可能与现在的生活方式有关,比如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环境污染都可能让帕金森病年轻化。
早发现:
诊断抓住三症状
帕金森病的发生并非一日之寒,往往会潜伏十几年甚至更久,帕金森病起病的隐匿性,使得患者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如果治疗不及时,大多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张振馨介绍,早期发现帕金森主要可以依据运动少、肌张力高、震颤这三大症状。
运动少:运动幅度变小、动作慢是帕金森诊断必要条件。与老年人因衰老而动作变慢不一样,帕金森是启动慢,比如说从凳子上站起来时很慢、迈不开第一步。有的患者表现为过马路时,总是会错过绿灯,因为当红灯变绿灯时迈不开第一步,等启动了,又变红灯了。还有的是运动的幅度变小了,比如走路时总是脚拖着地,抬不高腿,但是跑步没问题,发病常常是先从一侧的肢体开始,一些患者一边的鞋底都磨薄了。
判断是否动作变慢有个很好的办法,让拇指和食指迅速大幅度捏合,正常人5秒做14次,帕金森病人就会幅度小、做不到。
肌张力高:这种症状主要表现为手掰不开、伸不直,特别典型的就是铅管样或齿轮样的肌张力增高。帕金森病的肌张力高不像脑血管病,屈伸患者的肢体时,脑血管病的肌张力增高是折刀样的,像掰开折刀一样,开始很费劲,但只要掰开了就松了;而帕金森病的则是铅管状的,在伸直时能均匀感到阻力。患者在伴随震颤时,则表现为齿轮状的肌张力升高,也就是会感觉像齿轮一样停一下停一下有节律性的阻力。
震颤:就是我们所说的抖,但不是头抖或是拿东西手抖,而是静止性的震颤,比如说患者会在拿东西时不抖,但什么都不做时会抖;手抖动的幅度很大,就像搓丸子似的。震颤也是从一侧发病然后发展到另一侧。
在帕金森综合征出现运动症状前,已经存在嗅觉减退、睡眠障碍、抑郁等非运动症状,有助于进行早期PD的诊断。除了症状诊断,医院还有更多专业测试,可以帮助早期诊断。因此一旦发现疑似以上的症状,就要找专业医生诊断。
早治疗:
金标准治疗效果佳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关键是要找对治疗方法,目前针对帕金森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手术、康复和心理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且是最主要治疗手段。
陈生弟教授介绍,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发布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二版)中界定的治疗帕金森病的“金标准”是左旋多巴,常用的复方左旋多巴包含了左旋多巴和苄丝肼两种活性成分,药效更好,副作用更小,是帕金森早中晚期全程治疗的一线基础药物。对非运动症状影响小,不影响患者认知,尤其适合有认知障碍的、需警觉性工作人群、需要优化控制运动症状以及年龄较大的帕金森患者。
有些人认为治疗和不治疗没有区别,担心吃药有副作用,不愿意吃药。陈生弟教授提醒:这种想法不可取。
像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左旋多巴恐惧症”,因为他们听说左旋多巴治疗2~5年后易出现疗效减退及一些运动并发症,如异动症等,就担心该药对神经系统有毒性,在日常生活中即使出现行走不稳易跌跤,仍然不愿使用或加量左旋多巴。事实上如果确诊是帕金森病,左旋多巴的疗效是确切的。部分患者在长期治疗后可能出现疗效部分减退的情况,往往与疾病本身进展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这时候通过优化左旋多巴的用药方案、联合其它药物,能有效改善治疗结果。
张振馨教授也持类似的观点:“我现在正在做的一个研究就发现,使用左旋多巴启动治疗并维持小剂量,引起异动症的比例很少。”她介绍说,这项新研究共包括901个患者,平均病程不到5年,将左旋多巴启动治疗和非左旋多巴启动治疗对比,异动症发生率前者只是后者的46%,如果既用左旋多巴又用其他药,异动症的产生率只是不使用左旋多巴的41%。病程11年的人,异动症才18%,9年到10年约20%。“所以说,早期就用左旋多巴进行治疗,效果是很好的,但一定要注意小剂量。” 张教授的研究中患者起始平均左旋多巴剂量为375mg/天。小剂量启动反而有神经保护作用,一般5年左右后,出现疗效减退或者运动并发症,可以加用其他药联合治疗。
早康护:
日常护理做好四点
由于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办法,药物治疗主要是延缓病程,必要的康复护理会提高药物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张振馨教授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康复护理方法。
饮食:吃饭可使用手柄大的餐具,并使用保温器以防由于进食慢导致饭菜变凉,多给患者吃高纤维食物、多喝水,以防止便秘,有吞咽困难的患者早期可以吃半流食物。
衣着:在挑选衣服和鞋子时,应当以简单、舒适、易穿脱为原则,如样式宽松的衣服、松紧带设计的裤子、采用拉链或粘贴扣子的衣服或鞋子等。
洗浴:帕金森病患者容易摔跤,浴室要做防滑处理,浴室门要朝外开,以防患者摔倒后开不了门,最好给家中铺地毯。
运动:患者若出现动作慢,无法启动的状况时,拍他腿一下,帮他走;还可以在家中的地上画很多条线,训练抬腿跨过。
链接:
擅长治疗帕金森病的医院推荐:上海:瑞金医院、华山医院;浙江:浙医二院;广州:中山大学一附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协和医院、北京医院;成都:华西医院;重庆:重医附一;武汉: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