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9月23日> 总第1059期 > 16 > 新闻内容
什么是孙氏手术?
健康时报记者 韦川南 健康时报驻北京安贞医院特约记者 房 琳 于利群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3日  查看次数:  

  相关阅读:2013年9月15日,孙氏手术十周年——回顾与展望暨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安贞医院举行。

  受访专家:孙立忠,北京安贞医院院长助理,心脏外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

  擅长:疑难复杂的心脏病手术,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手术治疗复杂先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重症瓣膜病,严重的冠心病,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或腹主动脉瘤

  孙立忠教授发明了一种手术,破解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确立了中国大血管外科在国际的领先地位,国内同行用他的名字将这种手术命名为孙氏手术。这种手术到底能治哪些病?这些病有哪些症状?我们来给您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什么是孙氏手术?

  孙氏手术全称叫做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

  作为人体中最重要的血管,主动脉和心脏相连,形状上像一个拐杖,从心脏出发,弯曲向下供血,拐杖的直段把手部分是“升主动脉”,弯曲把手部分为“主动脉弓”,笔直的拐杖主体有许多血管分支是负责全身供血的“降主动脉”。

  对于发生在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乃至降主动脉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以前国内没人敢做手术,因为病变位置离心脏很近,血流对血管产生的冲击力最大,所以破裂的几率大,致死率高,如果不及时治疗,大部分病人两周内就会死亡,但手术非常复杂,难度极大。”孙立忠解释。

  1998年他从国外引进了象鼻手术。可是象鼻技术主要是用于主动脉弓降部的动脉瘤,因为国外的主动脉疾病主要是以主动脉瘤为主。

  而我们国内却以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居多,主动脉夹层会导致弓部损害,象鼻手术不适合,做完了手术也容易出问题。“所以当时在国内做这个手术的人很少,基本上就是我一个人在做,而从1998年到2003年,我总共也只做了26例手术,并且死亡率很高。”

  2003年,孙立忠教授研发出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解决了这种困境。

  他在象鼻手术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支架,支架可以把血管撑开,再重建血管就容易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手术应用的支架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一款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术中支架系统。“手术的死亡率从20%降到了4%~5%。”

  孙氏手术能治啥病?

  “这个手术能治的病,简单点说就是包括所有累及主动脉弓的疾病,最常见的就是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 孙立忠教授解释。

  主动脉夹层分为A型和B型,导致主动脉夹层的首要因素是高血压。

  绝大多数主动脉夹层患者会突然感觉持续地如刀割一般的剧烈疼痛,A型主动脉夹层初起表现为胸前区疼痛,继而出现颈部、背部疼痛。B型主脉夹层则表现为胸背部疼痛,然后向腰腹部转移,如果高血压患者发生这种情况要赶紧到心血管外科找医生。

  主动脉瘤则主要分为4种,升主动脉瘤、主动脉弓动脉瘤、降主动脉瘤或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导致主动脉瘤的主要因素是动脉硬化。

  胸主动脉瘤由于压迫地方不同会引起咳嗽和气急、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若疼突然加剧预示破裂可能;主动脉弓动脉瘤可表现为左上肢比右上肢静脉压高;升主动脉瘤可表现为前胸出现搏动性肿块;降主动脉瘤则可以在背部出现凸出来的肿块,各处骨质受侵均产生疼痛。有以上情况的患者不能大意。

  心血管外科的医生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赶在主动脉夹层或是主动脉瘤破裂之前,将血管修复。

  十年前只有年轻、合并症少的患者才能做孙氏手术,现在孙氏手术经过了很多操作技术上的改进后,即便是年龄大、病情复杂疑难、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能做手术了。一般术后2~3个月患者就能正常工作生活了,“我们随诊了80%多的手术患者,其中90%多都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十年前,孙氏手术可以说是孙立忠一个人的手术。但这十年期间,孙立忠教授不仅带领自己的团队做手术,还将手术方法大力推广,现在全国共有100多家医院,110多位医生都能做这种手术,全国年手术量发展到近2000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