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最近关于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贾立群的报道多了起来,其实这位北京市先进人物典型去年就被健康时报发掘出来了,很多读者对《儿童“B超神探”贾立群》一文(2012年9月17日健康时报3版,记者杨绪军、文雯)记忆犹新,这回,在得知了更多他的先进事迹后,更想知道“什么病该找贾立群?”“找他做B超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挂上他的号?”等相关信息。健康时报记者、贾立群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之一余易安(下图右一)为您一一解答。
B超:
连指甲临床都要求看
一次应邀讲课,贾立群说我们儿童医院的B超,除了头发和指甲没看过,眼睛、鼻子、耳朵、扁桃腺、骨头几乎都看过。
可讲完课没几天,就收到一张B超申请单,让他看看患儿的甲沟炎指甲嵌入组织内有多深,以便决定指甲拔还是不拔。又过了几天,他给一个小男孩做B超,发现膀胱里竟然有一根头发。贾立群开玩笑说,以前没看过的东西,这回全都给补齐了。
B超作为普查方法,确实能看很多病,但到底什么病该做B超,贾立群也没法下定论。他说,只要临床大夫认为患儿需要,他就给看,哪怕半夜一连被同一位临床大夫叫起来五次,五次超完都未见异常,他也没法拒绝这位大夫第六次的B超请求。
第六次被叫起,到了急诊一超,这孩子还真有情况,是肠套叠。
肠套叠多发生于1岁内儿童,腹泻、上呼吸道感染、肠胃过敏、添加辅食等都可能致病,如果孩子出现阵发性哭闹及呕吐甚至便血,有可能是肠套叠。及早发现,气灌肠复位即可治愈,套叠的时间越长,手术的几率越大。
B超:
最怕受气体干扰
“B超神探”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B超检查最怕遇到气体,孩子如果哭闹,胃肠道气体就会增多,就好像一把大黑伞,挡住了B超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了”。贾立群说,遇到这种情况,他也无能为力,但一定会在B超报告上注明受到了气体干扰,同时提醒这种状态下某某疾病是观察不满意的,并建议适时再做复查。
除此之外,当病变特别微小,所处的位置又很隐蔽时;当病变组织居然与正常组织回声无差异时;当未见器质性病变,而是功能性异常时;当明明需要空腹,家长因为心疼给孩子吃了东西仍谎称没吃时;当结肠充满大便时……诸多的主客观原因都可能干扰B超的检查。
“不能指望B超一个检查把全部问题都解决了”,贾立群说,确切的疾病诊断,不仅需要准确的检查,还需要临床的汇总分析。而且不同的检查有不同的优势,比如神经系统的问题,核磁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就比B超高,因此,患者应首先去临床就诊,对症选择检查项目并配合检查,减少干扰因素。
减少干扰的方法很多,比如事前告诉孩子做B超的感觉,减少孩子因恐惧而哭闹;或带些玩具安抚其情绪;需要吃睡觉药就要吃,要求空腹时必须空腹,如果进食了一定要如实告诉医生;结肠检查时尽量提前排空大便。
B超:
找专家有捷径可走
作为科室主任,贾立群将毕生所学倾其所有地传授给了自己的学生,其团队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除了预约贾立群B超,患者还会预约王晓曼B超、王玉B超、王佳梅B超。
王晓曼是贾立群的大弟子,曾去国际影像技术一流的费城儿童医院进修,但在超声诊断方面,美国人反而对他们能用B超诊断儿童肠道疾病的技术感到震惊,特地邀请她去为美国同行讲课。
现在,贾立群团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工作流程和合作模式:不管谁的病人,凡是有拿不准的情况,都会找王晓曼看,王晓曼也偶有拿不准的时候,再找贾主任看。碰见疑难病例,大家一起讨论,再出具检查报告。
这对于挂不上贾立群号的患者来说无疑是种捷径。因为其他大夫的号相对好挂,若是疑难杂症,就算没挂贾立群的号,也有贾立群把关。对于常见的阑尾炎、肠套叠、肠梗阻等病,贾立群说:“他们看和我看,效果其实是一样的”。
相关阅读
贾立群的小故事
仰卧起坐 只要患儿需要,贾立群24小时随叫随到。最多的一天夜里他被叫起来19次,每次都是刚躺下电话铃就响了。他爱人说:“你这一宿啊,净在这儿做仰卧起坐了。”
理半截发 一个休息日他正理发呢,突然接到医院急诊电话,他刚理了左边,右边还没理呢,马上停下来赶往了医院。
缝死衣兜 为了感谢,很多家长给贾立群送红包,他说不行不能要。可家长们以为他客套,就硬往兜里塞,他就躲,来回地撕扯,白大褂的两个兜全给撕掉了。他干脆就把两个兜给撕了。同事们见了说:“您这白大褂怎么没兜呀,看着特像厨房大师傅。”他一听也对呀,就又把兜给缝回去了,还特意把兜口缝死了。
脱衣诊疗 一次检查,家长抱着大哭的孩子说:“您能把白大褂脱了吗?我家孩子一看见白的就害怕。”为了顺利检查,他把白大褂脱下来了,露出里面的羊毛衫,可孩子还是哭个不停,家长又说:“您那毛衣上还有白色,您能不能把毛衣也脱了?”好在他里面还有一件衬衣,正好是蓝色的,孩子这才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