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母乳协会倡导母乳喂养的最优时长为24个月,即2岁后自然离乳,为孩子一辈子的身心健康打下最好的基础。于是孩子还没出生,“纯母乳喂养”这件事就被我列为成为合格妈妈的硬标准,一定要把喂奶这项事业进行到底!
记住,奶是越吸越多的!
那时我自信到连一小罐奶粉都不准备。可现实却是难上加难,经历了顺产转剖腹产的痛苦后,我本以为幸福就这样开始了。没想到一晚上过去了,半天过去了,一点下奶的迹象都没有,宝宝饿得哇哇叫。家人忍不住了,直怪我这个当妈的狠心,一致要求加奶粉。执拗的我一定要让他第一口就吃上妈妈珍贵的初乳,可奶还没下来。
于是使出各种狠招:催奶师连请两个,左右开弓狠命地按揉;止疼麻醉对下奶有影响,直接拔了,硬生生地扛着刀口疼痛;多活动能加快下奶,赶紧拔了尿管没命地在地上走来走去……住院三天,乳汁来得腻腻歪歪,抱着宝宝在怀里,不断给自己打气:一定要挺住,奶是越吸越多的。
其实妈妈的奶水越少,越要增加宝宝吮吸的次数。宝宝允吸奶汁的力量可以当做是按摩乳晕,促进下奶。新妈妈们,一定不要因为刚开始没有乳汁就不让孩子吸吮奶头。另外,提醒新妈妈们千万不要因为怕疼而中止了母乳喂养!
“奶是越吸越多的”,本着这条宗旨,整个月子里我拉开了提高奶量的拉锯战!以盆为单位喝各种高汤,乌鸡白凤尾菇汤、木瓜鱼尾汤、木瓜花生鲩鱼汤等等,一天吃六碗米酒鸡蛋,然后把宝宝24小时吊在身上,每隔2~3小时喂1次,当然也需要配合宝宝的作息时间,只要他醒来就喂奶,睡着了就放下他,拿起吸奶器吸奶。如果发现宝宝一天已经换了6~7片尿片了,就说明宝宝吃奶量足够了。
在这样的坚持之下,我的奶水真的慢慢好起来了。后来回想起来,如果当时我屈从了家人喂奶粉的意见或者缺乏信心与勇气坚持下去,不仅我的分泌奶水能力会越来越弱,而且宝宝也会因为吃配方奶粉而产生诸如缺乏饥饿感等不良反应。
短短三个月,宝宝从一个小瘦子变成了一个肉墩墩的小胖子,身高体重都超标。当大家知道这是个纯母乳宝宝时,都吃惊的问:“你是怎么做到的?”我会自豪地用最简单的语言回答:“让他吃就是了”。
背奶妈妈做不成,就做送奶妈妈
城市里有着这样一个群体,她们利用科学的母乳携带知识,在上班的闲暇时间,把母乳挤出来低温处理后带回家,以便宝宝在第二天白天也能吃上妈妈的放心奶。
产假结束后,上班迫在眉睫,做一个背奶妈妈自然成为了我的不二选择。自信心满满的我开始忙碌着租赁电动吸奶器、购买冰包、储奶瓶、蓝冰等等,一套生产、存储、运输的设备装置下来,简直就是个小型的母乳工厂,就差挂个招牌吆喝了。
背奶妈妈就这样开始运作了!每天早上一到单位,就跑到卫生间开始吸奶,下班后拎着一瓶雪白的母乳回家。可是一个星期后,却渐渐地开始觉得背奶吃力了。首先非常影响工作,挤一次奶常常需要一个小时,更麻烦的是宝宝开始不买账了,宁愿饿着,也不吃奶瓶,最后往往只能眼睁睁地倒掉,很浪费。
我苦思冥想,既然背奶妈妈做不成,那就送奶吧,每天中午妈妈就亲自把奶送到宝宝的口中。从单位到家来回距离六公里,中午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回路程加喂奶吃饭,够吗?为了测试时间,我专门试验了三种交通方式,步行、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比较下来,步行的性价比最高,可控性最强,那么,每天两个六公里,这就开始吧!
六公里的母乳,只要宝宝需要,这条路就会延续下去,它将成为我和宝宝生命最初的精彩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