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最近这段时间里,大家在不同的媒体上经常会看到类似于“正能量”、“爆发自己小宇宙”这样的话,从这些词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职场需要的不是“厚黑学”、不是“办公室政治”,而更多的是如何保持企业和员工的鲜活动力,只有这股鲜活动力才能让企业和员工不断成长。
认识自我:找到长板才能更好工作
作为职场中的我们,最重要的功课就是“自我管理和成长”。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性格(自然倾向)、相异的做事方式。一个人的工作环境与他的自然倾向越相符的时候,工作积极性越高、效率也越高,同时也会更开心,而且这也是扬长避短。
举个例子来说,在上小学的时候,周围有一些小朋友刚开始写字是用左手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左撇子”。凡是“左利手”的小朋友,从小就在父母严格管教下极艰难地学会了右手写字。但是这种天生的自然倾向,使得他们下意识地出手接一个下落物体或吃饭时,毋庸置疑地是左手。
上述所举的例子说明了一个道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自然倾向”。你只有顺应这个“自然倾向”,与所处工作环境的匹配,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摘自《勇往“职”前Ⅰ》张勇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认定目标:从小目标一点点实现
目标明确的点射,在一个聚焦点上用力,更容易产出成果,而不是到处扫射,浪费了时间精力的子弹,一无所获。别试图无所不知,那样你将一无所知;别试图无所不能,那样你将一无所能。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方向在哪儿?建议先别去看那个遥不可及的山顶,那只会给你制造心理压力。人没有天生的信心,信心是不断被鼓舞才有的。你看100米外那块石头,努力走到了,鼓励一下自己,再看下100米外的另一块石头。事迹是事情累积出来的,功绩是事迹累积出来的。换句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不过,胖子却是一口口吃成的。
职场最怕两件事:一是不勘探不聚焦,不研究水脉在哪儿。你不研究,没人替你决断。二是不深挖不沉潜,浅尝辄止。到处挖坑,没一口坚持挖成井。你不专注,没人替你累积。
意志坚守:才能成为真勇士
早年,在北京十渡的蹦极山崖前,一位犹豫了十分钟的哥们压力太大最终退了下来,转身对我说:“我……真不是……害怕,就是心跳……有点快……”其实,前进的理由只要一个,后退的理由却有一百个。
我曾经也是一个意志力的侏儒。为了磨炼自己,我会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比如坐长途汽车,车上一侧是阳光,另一侧是阴凉。大家都坐到阴凉的那边,可是我偏要坐到阳面去,看看自己能不能坚持4个小时的车程。下车之后我一边脸通红,另一边惨白,但那时我觉得自己是好样的,因为我能够坚持下来。就这样,通过这种自虐式的磨炼,让我在面对职场的各种困难时,坚定从容了很多。所有的成功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能否成功地改变自己。
细节取胜:从自己的整洁入手
智立方的熊猫在两次外部集训的培训主题都是“工作碎碎念”,他说:“真正能塑造一个伙伴的,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唠叨和小事。一百条小细节远比一条大道理更有实际的帮助。”我很认同熊猫的说法。
如果你不知道注重细节从哪里开始训练,那就从保持自己的整洁入手。无论是服装,还是桌面,都要整洁。因为在客户的眼中,对一个不整洁的人是不能委以重任的,一个连干净都不在意的人是不会在意任何细节的。
请记住,在沟通过程中,说服对方的往往可能是理由,但是真正触动对方的都是细节。
心态放低:才有当“爷”的机会
一名白宫临时工作人员工作期满,离开白宫前带着一家人来白宫照相留念。他儿子剪了“奥巴马头”,想摸摸总统的头型是不是一样。奥巴马知道后,把一家人请进了办公室,愉快地躬身低头,满足了孩子的愿望。孩子心里会刻下一个道理:能低得下头的人,总有机会昂首。
李连杰说他为做慈善的事,不是“装孙子”而是“真孙子”。石头深有同感,成功前,你要殷勤地给各位爷当“孙子”。成功后你也要夹起尾巴来做自己的“孙子”。当不了“孙子”的人,这辈子没资格当“爷”。
在职场奋斗旅程开始之前,心性与态度是第一修炼要务。谦恭、审慎的态度,往往是我们能做成事的微妙条件。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挣的;“爷”是别人封的,“孙子”是自己当的。在有生之年,只有当好“孙子”,才有机会成“爷”。“爷”是成绩累积出来的,是人品攒下来的,都是一步一步的功夫,来不得半点省力偷懒。有些人即使一夜成名,如果人品不好,也成不了“爷”。
摘自《摸着石头过河》杨石头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职场妙语——
■有两种人不可救药,一种是雄心万丈,一种是万念俱灰。前者不明白幸运只是倒霉的间歇,后者不理解倒霉是幸运的必由之路。走得长远的,都是能让自命不凡与怀才不遇在内心握手言和的人。
■什么是真正的职场达人?“达人”一词源自日语,指的是在某一领域有精通的水平或者有杰出技艺的人。达人的内在性格是:善于利用人脉和市场资源,创造性地遵守规则,留意身边的每次机会,注重每个细节,不说或少说无聊的话,用最直接的方式做事。如果你今天沦落到在街头卖烤串,三个月后你就成为这条街上卖得最好的家伙,这才是真正的达人。
■什么人不适合做执行?有三种人做不了执行:小聪明的人,追求完美的人和过度思考的人。因为小聪明的人永远在找捷径,不会认真执行。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把事越做越复杂,结果一定是放弃。过度思考的人不屑于行动,他们一生都在思考如何爬山,但就是不爬山。所以,要执行,学阿甘。
■专家支招
“人剑合一”才是高手
第一阶段是素质的合金阶段。
1.打好心理性格的地基。
首先,敏感是种病,想多了更是种病,要训练自己的钝感力。其次,克服公主心态。除了家人,没人有必要把你供着,好好去学习做保姆。第三,好强只会让你受伤,学习水德,不争锋,不争宠,不争功。
2.建观念意识的框架。
你相信什么,你就会怎样成长。当这些信念深入到你的思维和习惯时,你的行为会成为本能。遇到事情会心中有框架,做事有章法。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累积便有了职业化的素养。
3.上思维策略的轨道。
做一件事不难,但做成一件事却并不容易。你必须学会做好“一图一表”,即一个持续发展路线图,搞清楚路径与方法;同时还要有注明重要节点的推进时间表。
第二阶段是能力的铸剑阶段。
1.磨剑期:入职历练期。不要去担心自己有没有天赋,不要去在意岗位是否埋没自己能力,先尽一切可能去打磨专业基础,进而熟悉工作课题。熟悉的过程就是磨炼的过程,可以打磨掉你的躁动之气、不切实际之思,让你沉下心、稳住神,学会一口一口吃饭。
2.出鞘期:入职提升期。你可以称它为开窍期或者成熟期。这时你在职场上已经有了成熟的见解,能够独立担当任务,开始带领团队伙伴,在专业、管理、人格上有些底气了。这时候你要做的是把自己的底气锻造为勇于独立担当的团队精气神。因为你能担当的事越多越大,职位与收入也会越高。
3.行侠期:入职升华期。这时候的你饱经江湖历练,也能独立玩转好多项目了。你需要的是整合好知识与见识,拓展胆识格局,从力量型选手提升为能量型人物。在职场的高端平台上,开始把作业、管理、经营融会贯通。心大,舞台才会大。
经过这三个层级的修炼,你就可以出山门下天山了。
摘自《摸着石头过河》杨石头著,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