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延宗,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副院长、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常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治疗:心脏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心脏起搏器和导管射频治疗各种心律失常
出诊时间:周二、五上午
经常看到房颤病人开会、工作、运动,没什么异常,甚至家里还有90岁的老人,50岁开始房颤,现在依然健在。使得很多人误认为房颤是良性病,是逍遥病,治不治都可以,这样的观点不管是在医生圈,还是老百姓心里,都是这么传的。
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国内外研究均已表明,房颤引起的中风后果更为严重,致残率达25%左右,死亡率也可达到25%。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我国大规模调查研究显示房颤患病率为0.77%,男性房颤患病率(0.9%)高于女性(0.7%),80岁以上的房颤患病率达7.5%。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明显的症状是心悸、眩晕、胸闷、气短。房颤治疗现在有药物治疗和电转复(转复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治疗和外科迷宫手术治疗。
房颤除了疾病本身带来的症状,更重要的是它容易因凝血产生血栓和栓塞,20%的脑卒中就因房颤引起,除了脑卒中,血栓流经血管到达肺部就产生肺栓塞,到达腿部堵住大血管就引起中风偏瘫、残疾,其中非瓣膜病性房颤病人中风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6倍,瓣膜病房颤中风发生率是正常人的17.6倍,而且年龄越大、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房颤患者,中风的几率就越高。
所以,房颤病人一定要做好抗凝治疗,过去抗凝的经典药物是华法林,科学使用可以使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降低68%。但因抗凝过度可能导致出血,抗凝强度不够则没有预防作用,长期应用华法林需检测国家标准比值(INR),特别是用药初期,需要反复抽血化验。另外,该药还易受食物影响,许多病人不能长期坚持,我国半数房颤患者处于卒中非预防状态。
而现在新一代的抗凝药甲磺酸达比加群酯,它不仅克服了华法林的诸多缺点,不用反复抽血监测,也不用考虑食物对药效的影响,而且其药效还优于华法林,亚洲患者的大出血发生率和总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接受华法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