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7月18日> 总第1040期 > 02 > 新闻内容
慢阻肺抓紧夏天治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余莉萍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8日  查看次数:  

  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接近8.2%,平时毫无感觉,一经发现,肺功能损害已达50%,慢阻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但及时合理治疗可有效控制慢阻肺。“夏季正是慢阻肺稳定治疗的黄金期”,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由国家卫计委主办、勃林格殷格翰(中国)支持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2013年广州知识共享会上提醒。

  “慢阻肺与环境污染有很大关系。”钟南山说,他曾做过调查,广东韶关烧柴草做饭的妇女7.2%有慢阻肺,而改用沼气代替柴草取火后,9年后慢阻肺患病率降低了4倍。而环境污染加重慢阻肺,PM2.5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推手。有研究显示,PM2.5每增加10微克每立方米,慢阻肺的住院率便随之上升3.1%。

  而相比于时常雾霾的冬季来说,夏季空气相对较好,PM2.5相对较低,而且,夏季正是患者感觉最舒服的季节,因此,此时正是稳定治疗的黄金期。“为防止肺功能继续恶化,以及进入秋冬后临床症状的急速加重,慢阻肺患者应在夏季这个稳定期抓紧治疗。”钟南山建议。

  稳定期慢阻肺的主要处理措施包括戒烟、药物治疗和运动锻炼、营养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如抗胆碱能制剂及β2受体兴奋剂)仍是长期治疗中的关键,同时,患者可以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积极参加运动锻炼、坚持长期氧疗(重症)、配合营养治疗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