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7月11日> 总第1038期 > 17 > 新闻内容
超高难度颈椎骨瘤手术
健康时报驻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特约记者 王根华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1日  查看次数:  


  推荐专家:

  肖建如,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医院副院长、骨肿瘤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军骨科专业技术委员会骨肿瘤学组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脊柱肿瘤学组副组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擅长治疗:脊柱外科(脊柱肿瘤及伤病外科),脊柱疑难病的鉴别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专家门诊)、周三上午(特需门诊)

  颈椎骨肿瘤这是个世界性难题。近日,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成功实施世界上罕见超高难度颈椎骨肿瘤手术。

  患者六年前,也就是17岁时无意中发现颈部有个小肿块,当时没太在意,2009年8月,发现肿瘤逐渐增大,于是在当地医院进行了颈后路颈椎骨肿瘤切除减压术。然而好景不长,2011年颈部骨肿瘤术后复发,可做了第二次手术后,近两个月这颈部的肿块又迅速增大了,疼痛明显、头颈歪斜、四肢无力、行走困难、右侧上肢不能活动,由于肿瘤挤压气管移位,夜间呼吸困难,只能侧睡。

  因肿瘤巨大且侵及邻近大血管、神经、气管及食道,手术难度极大,辗转几家大医院后找到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肿瘤科主任肖建如教授。检查发现颈椎狭小区域居然被一个10×10×7厘米的恶性成骨性肿瘤“占据”,更令人胆战心惊的是,巨大骨肿瘤从颈部第3椎体上缘“攀爬”至第6颈椎椎体、累及右侧多个节段横突、小关节、椎管及椎旁大血管,硬性肿块严重挤压脊髓、气管、食道,并将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及颈内静脉等大血管“捆绑”在一起。

  专家们在仔细分析患者病情和最新影像资料后,应用目前国际最先进图像融合和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定制了患者的三维立体颈椎塑胶模型,设计了巨大肿瘤的切除边界和模拟个性化大范围重建。患者术后一周病情平稳出院,已开始康复了。

  目前,肖建如带领的骨肿瘤科已成为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脊柱肿瘤外科治疗中心,拥有国内最大的脊柱肿瘤组织标本库和数字化的信息研究平台,为大样本量的脊柱肿瘤分子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师从我国著名的脊柱外科专家赵定麟教授的肖建如教授被公认为长征医院最累的外科教授之一,而他的科室被研究生和进修生誉为“魔鬼训练营”,在他看来,是长征骨科老一辈专家赵定麟、贾连顺、侯铁胜等倡导的三无精神“no Sunday,no birthday,no holiday。”才造就了他只争朝夕、严谨务实的作风。

  肖建如教授介绍,是一次“偶然”收治了两位病人(差不多年纪的年轻姑娘,只因肿瘤病灶大小不同,一个术后组建幸福家庭,一个却生命夭折),才使他与这个世界性难题结下不解之缘。如今,科室的脊柱肿瘤总体切除率已由40%提升至95%。这里每年可开展600余例脊柱肿瘤手术,年均手术例次达世界之最。

  导医推荐

  除了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医院骨肿瘤外科的专家们,我们还向您推荐:

  田伟: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

  创建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的院长兼脊柱外科主任的田伟,同时也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副组长、香港骨科学院名誉院士。2008年,在积水潭医院数字化手术室与台湾奇美医院,顶级神经外科专家联手合作完成一台商颈椎病手术并通过视频直播海峡两岸的手术实况,成为“海峡第一刀”的典范。

  刘海鹰:首获布劳恩奖学金的中国外科医师

  师从我国骨科界泰斗、中华骨科第一届主任委员冯传汉教授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刘海鹰,曾是我国首位获布劳恩(Braun)奖学金的临床外科医师。先后师从欧洲脊柱外科大师Metz-Stavenhagen教授、欧洲颈椎外科大师Matzen教授、德国骨科学会主席Kramer教授,回国后首先提出中老年人脊柱与下肢关节疾病的处理顺序。

  张宏其:中南大学外科系统曾经最年轻的博导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张宏其,是脊柱外科及高校学科带头人,中国骨科医师协会副会长。每年由他成功主刀完成各种高难脊柱手术达300余台。他所领导的脊柱外科,年完成脊柱手术1700余台。2003年张宏其被破格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2004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为当时中南大学三所附属医院外科系统最年轻的博导)。

  另外,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王岩担任专科医院院长的解放军总医院骨科、邱贵兴院士坐镇的北京协和医院骨科等,也鼎鼎大名,为广大患者所熟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