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7月11日> 总第1038期 > 13 > 新闻内容
在美国接种宫颈癌疫苗
美国拉文大学医疗管理系 王燕妮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1日  查看次数:  

  在我的亲属中,有肾癌患者和乳腺癌患者,且去年,不抽烟、不闻油烟的祖母却因肺癌去世,癌症在我心中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

  自从大学毕业后,我坚持每年都自费体检,也一直有一个深深的疑问——如何预防癌症的发生。偶然在微博上关注到宫颈癌疫苗,我向所在美国大学的校医院提出了接种申请。

  这之前也查阅了一下资料。原来这种疫苗主要用以预防致癌病毒——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截至目前,美国已接种4600剂(不仅面向女性,官方同时也推荐男孩和年轻男性接种)。

  抵达诊所,护士递给我了好几页个人病史和家族病史的问答,嘱咐我好好填写。在美国,任何患者都有这样一个档案,医生看诊前都会要求病人完整回答这些标准化的问题,以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

  填写这几张病史,我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从生理上基本涵盖所有的器官和病状,甚至包括是否有骨折、外伤、过敏等疾病史等;在心理上,会出现诸如是否情绪低落、神经官能性障碍的问题;在家族病史上,会要求你填写三代之内亲属的重大病症,我写完才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原来癌症离我们并不远。

  填完之后,护士先带我到里屋测量了血压、心率和体温,并进行了记录,再次认真问我是否有正在服用任何药物,我摇摇头。她看着我的病史,向我确认小时候得过的肺炎是否在近年内反复过。

  之后医生领我进入问诊室,并把门关好。房间里只有我们两个人,在美国即使医生遇到英语不好、交流困难的外籍病人,也会尽力保持患者治疗的隐私性。

  医生是一位笑容可掬的金发女士,当我拿出了去年在北京某三甲医院所做的检查结果,本来以为可以直接接种。她一看,竟然没有英文注解。只好遗憾地劝告我最好再做一次,排查病变,以便进行HPV疫苗接种。

  必要检查结束后,医生坐下来征求我的意愿,是否同意再做一个血液检查,排查基本的传染疾病,以便全面了解接种疫苗前身体的状况。这是第一次在美国抽血。和国内相比,这次扎入过程几乎毫无痛感,且抽取过程迅速。我忍不住探头观察——似乎针头是一种有弹性的材料,拔出后止血竟无需按压。

  “尽管乳腺检查不是这次疫苗的必须体检,但看了你的家族病史,为了你的健康,我们进行这一程序,可以吗?”医生耐心地问道。我点点头,“你平时会做乳腺自查吗?”得知我不会后,她主动演示了一遍,说作为女性每天都要这样检查自己的乳腺。

  一周之后,护士告诉我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正常——便带我进入肌肉注射的房间。原以为传说中的HPV疫苗注射起来需要复杂的程序,没想到像流感疫苗一样,两分钟就结束了。护士当着我的面,从冰箱里取出疫苗小瓶,用注射器抽取,坐到我旁边、消毒,注射。扎入时毫无感觉,但当疫苗推入身体的瞬间,却很痛,但还是完全可以忍受的。拔出时针眼细小、无流血,连创可贴都没用。

  两个小时后,我返回到住处。不知是心理原因还是生理反应,有点头晕乏力,我平躺小睡了一会儿后,不适感完全消失了。一个月后,我去该诊所接种了第二针,这次注射后,完全没有上次的奇怪感觉;第三针则是在初次接种后的第六个月。三次接种即可,价格约为390美元,大多数在当地自购的医疗保险可以报销。

  我的几位来自中国的同学也相继接种了这个HPV疫苗,直至如今,我们感觉良好。美国官方的解释是推荐适用于26岁以下的女性,因为尚无26岁以上的临床实验。

  同时,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此疫苗并不能一劳永逸地预防癌症,宫颈癌通过妇科检查也可以预防,21岁以上的女性应当每隔两年做一次全面的妇科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