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7月08日> 总第1037期 > 12 > 新闻内容
远离过敏三误区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过敏/免疫科主任 陈同辛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8日  查看次数:  

  宝宝反复发作的湿疹、哮喘、鼻炎,让人感觉过敏无处不在。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一项调查显示,过敏性疾病在近30年间至少增加了3倍,全世界22%的人患有不同种类过敏性疾病,过敏已成全球第六大疾病。过敏似乎已包围我们,但对过敏的防治,很多人还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防过敏,越干净越好。过敏发生机制的“卫生学说”认为,人类过敏的增多与感染性疾病的减少有密切关系。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过敏发生率存在地域差异,总体来说,发达国家和地区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乡村。

  “别摸,怪脏的”,恐怕是很多妈妈的口头禅。殊不知,过于干净,反而易增加孩子过敏几率。对小孩子来说,适当地接触一些细菌,对于增强其免疫力是有帮助的,因为人体内各细菌群落都有一个平衡状态,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孩子就容易出现过敏。

  误区二:症状消失,过敏就好了。过敏与遗传存在一定关系,严格来说,过敏不可治愈,更不可自愈,因为过敏体质不可消除。

  “医生,我家孩子的湿疹好几年没犯了,平时还用注意预防吗?”很多家长误认为,宝宝早期的过敏症状消失了,就代表过敏已经“根治”。

  其实,过敏表现为多阶段性,孩子的过敏进程会随年龄增长而发生阶段性变化,比如湿疹好了,但可能过一段时间会发展为胃肠道系统或呼吸系统过敏。研究显示,80%患湿疹的儿童以后还会患过敏性鼻炎或哮喘,这说明如果婴儿时期发生过敏症状,在其成长过程中转变为其他各种过敏症状的机会将大幅增加。

  误区三:过敏就等于湿疹。现在,家长们大都对过敏引发的湿疹比较了解,但很多人却将过敏简单地等同于湿疹。

  事实上,婴儿过敏有个“三部曲”,除皮肤上常表现为湿疹和荨麻疹外,过敏还会导致胃肠道系统不适(如腹泻)和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相关阅读

  防过敏,从母乳喂养开始。对婴儿来说,接触外界较少,食物过敏往往成为漫长过敏进程的第一个阶梯,而牛奶蛋白是新生儿接触的第一个过敏原。因此建议纯母乳喂养,母乳不仅是低敏的,且母乳喂养是一种有菌喂养方式。如果不能坚持纯母乳喂养,建议选经临床研究验证的、效果明确的适度水解蛋白配方粉,也能降低致敏风险,有效预防过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