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培养情商,要从儿童开始。
作者简介:崔永华,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副教授。
擅长: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及其他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四全天,周五、六下午
名词解释:情商(EQ)也叫情绪智力,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扩展为5个主要领域:了解自身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
“3岁看大,7岁看老”, 0~6岁是人格形成的黄金时期,特别是3岁,人格健全与否此时便显露雏形。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性格孤僻、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对挫折、情绪不稳定,那么他智商再高,也很难取得成就。因此,情商EQ形成于婴幼儿时期,成型于儿童和青少年阶段,主要是在后天的人际互动中培养起来的。
培养孩子的情商,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在不断变化,量体裁衣,6岁以前的孩子,你可以每天直白地夸他“你真棒”,孩子很高兴;12岁以后的孩子你再这样夸他,他就会认为你很虚伪。目前孩子普遍缺乏的是抗挫折的能力和品质,这样在长大成人后面对困难就没有管理情绪的能力,伤人害己。
建议家长可以将孩子考试失利作为机会。考试失利时,孩子都会难过、不满意、失望,所以孩子的情绪往往较低落。如果接连几次这种“失利”,孩子就会逐渐恐惧厌恶考试,甚至为了躲避考试而不去上学。台湾演员伊能静在微博上说:拔河比赛,宝贝班上抽到五年级和六年级比赛,光看体型就差距很大。果然拉扯一阵,五年级就输了。老师喊他们集合,问:你们看到什么?同学喊我们输了!老师却说,那不是我看到的,我看到的是每个同学努力的付出!所以你们没有输。然后他让孩子互相拍拍背,给自己鼓励。这位老师的说法很聪明,如果父母能真诚大度地鼓励孩子,或者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探讨考试失利的原因,进而帮助孩子改进。
孩子独立面对危机也是培养情商的关键。深层心理学有一个说法,叫做“温柔一推”,意思是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有意识“温和地把孩子从身边赶走”,以便孩子更好成长。每个孩子心理都有独立和依赖两种愿望的冲突,父母应该更多支持孩子成长的那一方,因为独立的方向就是成长的方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告诫过父母们:“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下人,也不要让孩子成为人外人,要让孩子成为人中人。” 让孩子一辈子快乐地当自己,不要一出现问题家长们就挺身而出,无论对错,都要相信孩子能够处理,让孩子在规则中找到自己的路,留一个自由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