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李书剑,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杨强,河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博士
不少老年朋友常有流口水的小毛病,夜晚睡觉醒来,被子湿了一片;吃饭吃着时,哈喇子也流个不停,吃饭漏饭,喝水漏水,或多或少让儿女们嫌弃。遇到这个问题到底需不需要就医呢?
总体看来,如果偶尔出现,如不自觉地发呆时,打盹或睡得特别深时,过分焦虑或过度疲劳等情况下流口水,可不必过度紧张,无需处理。但如果对镜检查嘴角有歪斜;或者除流口水外,还伴有其他表现,如记忆力减退、面部僵硬等;经常性控制不住的流口水,就要考虑是器质性病变,建议找相应科室专家鉴别。
神经科——如果老人流口水的同时,还伴有常忘事等表现,要警惕老年痴呆。老年痴呆患者早期主要以记忆障碍为主,病情发展后有些患者会逐渐出现口角流涎、吃饭漏饭,最终生活不能自理。而帕金森病患者会有表情呆滞的特征性“面具脸”表现,由于面部表情肌僵硬不灵活,导致流口水的现象出现。
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中风危险因素的老年人来讲,如果突然发生一侧流口水或吃饭漏饭、喝水漏水等情况时,要警惕脑血管病的发生。这是因为在脑中风发作前,往往会引起面神经麻痹、口角歪斜,从而引起外流的现象。有些老人受凉感冒后会引起一侧面神经麻痹,表现类似于脑血管病所致,需到神经科门诊查体鉴别。
呼吸科——很多老人夜晚睡觉流口水,或因睡眠障碍所致。像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由于夜晚睡时总是张口呼吸,口水顺着流下,就出现夜间流口水的现象,需到呼吸科就诊。如果不积极治疗,常引发其他病症。
口腔科——像一些口腔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会导致唾液分泌增多,从而引起流口水的现象。如果老人有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到正规医院口腔科诊治,比如,去除牙石、服用维生素C及B2等药物,消除炎症,减少不良刺激。
相关阅读
中医缓解有方法 流口水,中医称为“多涎症”,杨强博士指出,若口水流得较多,颜色又较清,吞之不尽的话,中医认为是脾胃虚寒引起的。一般用温养脾胃的方子治疗,诸如党参、白术、炙甘草、红枣、干姜、吴茱萸等药物,可取得较好疗效。也可试试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或进行食疗,常吃一些山药、红枣和生姜之类的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哮喘等疾病的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常规治疗中往往包含激素类药物,可引起肾阳虚衰,继而出现口水增多;同时,此类患者又常有怕冷、饮食差和大便稀的症状,可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也可再配合蛤蚧粉和高丽参粉来加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