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魏永祥,北京安贞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周玉杰,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心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陈忠,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先排查——
老伴打鼾时数个数
“30年前人们打呼噜不认为是病,认为是睡得香,现在医学认识到打呼噜引起呼吸暂停,半天不喘气,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容易引起猝死,所以说通常说的打呼噜其实是种病,也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在第七届北京心血管病研讨会的公众健康教育论坛上,北京安贞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魏永祥教授讲座一开始就提醒心脑血管患者要关注睡觉打呼噜的情况。
他打了一个比方来解释,OSAHS引起的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和二氧化碳的潴留导致对身体的伤害,就像黄河水中的泥沙过多会导致水流变慢,泥沙在河道沉积一样,会造成各脏器的缺氧,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 OSAHS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OSAHS患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45岁以后是打呼噜的高发年龄段,日常如果自己老伴打呼噜时有呼吸暂停的情况,可以帮他数个数来排查是不是患上了OSAHS。魏永祥介绍,打呼噜时呼吸停顿如果超过10个数(大约10秒),再伴有反复发生觉醒,夜尿增多,并且晨起头痛,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尤其是出现晨起高血压、夜间心绞痛等心脑血管并发症时,就可能患上OSAHS了。
他提醒,OSAHS患者晚上不爱翻身,睡在旁边的人晚上要帮他们翻身,对打呼噜和呼吸暂停有一定的暂时性的帮助。国外的人对这方面意识比较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人的妻子在50岁左右会给丈夫缝网球,晚上把网球往丈夫身体下垫,咯他来帮助翻身。”
常问诊——
一摸二看
早查血管病
许多血管病平时不易发现,可发作起来非常凶险。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陈忠教授介绍,事实上血管病早期的发病信号是可以通过看和摸来自检排查的。55岁以上有肥胖、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要有血管自检的意识。
要排查动脉性疾病,一是看四肢有没有皮温和颜色的改变。若手和脚皮温发凉、苍白、青紫,按一下皮肤如果2秒甚至3秒还没有恢复红润,就说明血管有问题了。
再一个就是摸摸几个动脉,如桡动脉、颈动脉、大腿根部的股动脉、足背上的动脉,内踝后方的动脉。摸的时候可以对这几个动脉做两侧对比,正常人不可能所有的动脉都不好,找一个感觉动脉波动比较好的先摸摸皮温、波动强弱和清晰度,然后和不好的做对比。如果两个动脉差异比较大,就要去血管科做一个基本的检查,如血管彩色超声和多普勒血流图,让专业的医师来帮助诊断,不痛苦又便宜,一两百块钱就能明确是否有血管疾病。
要排查静脉疾病则看四肢有没有浮肿,尤其是一按一个坑的浮肿,就是典型的静脉回流障碍。
建议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患者还要有意识的在体检时做个彩超来检查一下血管情况,早期筛查动脉瘤,花钱少还没痛苦。要知道如果等到动脉瘤破裂,别说是在家,就是在医院,也非常的危险。
会场见闻
给健康设一个目标
“你想活多少岁?”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玉杰接受采访时这样反问大家,“我估计一半的人都没想过,但这个问题可是幸福一生的诀窍。要知道健康也需要有目标。”
只有制定了具体的目标才会去规划,要抽空动动,猛吃大鱼大肉时有负罪感。自然就管住嘴迈开腿了。“建议大家回去就在床头写上,我想健健康康高高兴兴地活到100岁,然后开始做健康规划。”
但光规划还不够,还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有几个数字必须知道,胆固醇、BMI(体重指数)和腰臀比。可现在很多人还缺乏这个数字的意识。”
周院长说着就掏出手机现场教大家计算BMI,他问站在他身边的姑娘“你体重多少?”“95公斤”“身高呢?”“1.6m”姑娘答得很实诚。“95除以1.6,再除以1.6,你看超重了,这个值男性大于25,女性大于24,就超重了,大于28就是肥胖了。虽然胖点招人喜欢,但是健康更重要,下次见面时我希望你的BMI能到24以下。我现在是26,我也要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