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杨仁池,中国科学院血液研究所主任医师
吴润晖,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主任医师
孙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近九成患者被漏诊误诊,导致很多血友病患者因未接受正规治疗而经历长期疼痛和最终残疾”,在近日举办的血友病专家媒体见面会上,中国科学院血液研究所主任医师杨仁池教授遗憾地表示。
“如果将分娩疼痛定为十级,那么血友病的疼痛便是十一级。”有着三十年血友病病史的患者、血友之家会长关涛谈到自己所经受的病痛折磨,如实说道。事实上,早期发现并尽早在出血发生之前,能够定期规律补充凝血因子,患者就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目前全国血友病诊断登记病例数目仅10650例,而按照世界普遍的发病率估算我国血友病病例有8万~10万例。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疾病,由于症状表现多样,很多患者都曾跑错科室看错科,孙竞教授说,“比如,关节疼痛看骨科,牙龈出血看牙科,其实这些都是血友病的表现,血友病的初筛也非常简单,基层医疗单位均可进行,但很多患者甚至医生本身都没有意识到,这是导致该罕见病被漏诊的重要原因。”
其实,很多患者在儿童期便已发病。据中国国家血友病病例信息管理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64.14%的血友病患者在3岁以前出现第一次出血。但这常常被家长忽略。“孩子经常无故流鼻血,或者身上磕碰导致瘀血久久不退,常有一块块瘀血青斑,家长有时不以为然,但这可能都是血友病的早期表现。”北京儿童医院血液中心主任医师吴润晖教授提醒,尤其有血友病家族史的患儿家长应该高度警惕。
如今,血友病的早期筛查已提前至孕期,如有血友病家族史,孕妇可在孕期进行羊水穿刺进行基因筛查,以便对胎儿是否患有该病进行产前诊断和妊娠咨询。
4月17日是世界血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五十年改善治疗,人人享有治疗。”
时报提醒
洗牙悠着点 患有各种出血性疾病的人,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未控制的1型糖尿病、未控制的甲亢病人及出凝血时间延长者,不要洗牙,以免洗牙时出血不止。口腔局部软硬组织炎症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应待炎症控制,急性期过后再洗牙,以免炎症扩散。患有某些急性传染病者,如结核病、急性肝炎活动期、艾滋病等,不适合洗牙,以免传染他人。
详见健康时报2008-9-04 第20版《哪些情况下不能洗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