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考试成绩不好,被老师骂作“垃圾中的垃圾”,还是以公开的方式,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暴跳如雷。没错,最近一则“老师群发短信骂学生成绩差”的新闻引起很多家长的愤慨,其实在生气之余,更多家长应该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语言暴力”呢?
比较极端的一个例子发生在2012年8月,从北京大兴区一个居民楼上跳下了一个12岁的女孩,后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据了解,女孩是自杀,因为当晚被父亲责骂,还挨了两个耳光,和家人怄气,于是选择了轻生。
其实,语言暴力在生活中常发生,比如老师说学生的成绩是垃圾、家长说孩子“你真笨”等等。在成人说出这些话时,有时是生气时刻意的,而更多的是不经意的,但给孩子留下的可能是抹不去的心灵印记。
长期生活在暴力语言环境中,对孩子心灵的伤害积累多了后,就有可能影响其健康成长。美国儿科学会2012年7月的《儿科》杂志指出:心理或情绪虐待可能是最具普遍形式的对儿童的虐待与忽视。
该如何面对孩子的不足呢?我认为,在指出学生或孩子的不足之处时,要十分准确地告诉他不足之处在哪里,而不是笼统地用“笨”、“差”等词,因为这些词并不能帮助他改进,所以应告诉他问题在哪里,该怎样解决。
例如,孩子如果英文不是很好,就应该问他“你在学英文时,碰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而不是说“你好笨,别人家的孩子英文考得这么好,你为什么不行。”
同时,家长要细心地观察到自己孩子的长处,而不要盯着孩子的不足之处。通过赞扬他的长处,来鼓励他把短处也积极改进。
相关阅读:
尝试一些正面表达 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就好;站在其他同学的角度想想这个问题;我很欣赏你在某方面的才能;我们找个锻炼细心的事情做一做吧;你大胆去尝试一下不是很好吗?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