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早期发现很难,最近在南京市肿瘤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就诊的一位年轻小伙,刚开始只是腰背部疼痛,消化不好、消瘦,小便黄,以为是工作累,没想到最后瘫痪在床,去医院诊治发现腹膜后有个巨大肿瘤,约16cm×14cm,且已经转移到左肾、肝脏及两肺,并有胸腹水,肝脏穿刺病理确诊为低分化胚胎性癌。
南京市肿瘤医院肿瘤科张全安主任医师介绍,胚胎性癌是一种起源于胚胎期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未分化癌,较罕见,恶性程度高,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早期转移,预后极差。目前认为其发生可能与胚胎早期原始生殖细胞从卵黄囊到生殖脊移位过程中出现滞留,或发育早期原始多能细胞的持续存在有关。
胚胎性癌早期常无症状,肿瘤较大后才出现症状,且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故早期确诊较为困难。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出现局部进展性病变和远处转移,淋巴和血行转移较常见,通常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肺、肝和骨组织。
其临床常表现为腹部肿块、腹胀、腹痛、恶性呕吐、腹泻、便秘、黄疸、纳差、消瘦等。由于该病起病隐匿,张全安建议,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切勿麻痹大意,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后来,张全安主任医师给这位小伙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八周的全身化疗后,目前小伙不仅摆脱了轮椅,人也胖了30斤,小便也不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