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武月萍,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
近日,记者亲身体验了一下中医体检。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体检科的医生首先让记者填写了一份包含个人基本信息、生活质量、病史信息等多个选项的体质辨识表。然后医生开始观察记者的脉象、舌苔、面色,过程中并仔细询问记者的身体情况,如每天的排便次数和粪便的形态、是否容易入睡、是否常常感到胸闷气短等。约十分钟的问诊后,医生又让记者躺在体检室的病床上,为记者的腹部和背部做了经络检查。
与西医体检需要上楼下楼奔赴多个检查室不同,整个中医体检下来大约花了一小时,并且只在一个科室、一个医生的帮助下就完成了体检。
西医体检结束后,体检者拿到手上的是诸如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各项生化指标的化验单,如果身体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医生说句“没事”,这次体检就算结束了。但中医体检后体检者会对个人的体质类型,以及这种体质形成的原因、容易患哪些疾病、如何调养都有所了解。
因每个人有性别、年龄、胖瘦、壮弱之分,因而体质也会千差万别。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同样的致病条件下有的人会生病,有的人就安然无恙,即使都患同一种疾病,程度也有轻重、寒热等不同表现。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武月萍说,中医体检更注重从体检者体质形成的因素入手,为其量身制作一套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包括饮食、情绪、起居、运动、睡眠等。
西医体检多是用医疗仪器对疾病进行筛查,为了避免辐射的伤害,孕妇与儿童等处于特殊时期的人群被“拒之门外”,而中医体检主要通过传统的望、闻、问、切,以及经络检查进行检测,很少或不使用仪器,所以从“有病治病,无病养身”这个角度讲中医体检对每个人都是适宜的。
另外,中医讲究根据体质来辨证地进补,因此,武月萍医师建议,孕前或体弱者打算进补时最好也用中医体检来把下关,以便充分发挥进补食物或药物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