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9年,小沈阳靠小品《不差钱》一炮走红。2013年,小漫画《差那么点钱》在网络热传,漫画里爸爸对孩子说:“有时候太有钱,反而不快乐。钱,一定要刚好差一点。”这“差一点”的哲学,也许会让生活更有味道。
【食物】
粗糙点唤醒感恩之心
听到很多人说,现在吃的种类和花样多了,食物精致了,可真正感觉好吃的少了,品尝美味的能力好像都下降了。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吃在当前已经不算什么难事了,每日大鱼大肉的饱食不仅对健康不利,也使人们对食物的感恩之心越来越淡。
我对美食的记忆,最深刻的也是在那个食物匮乏的年代。我的童年在天津度过,60年代初家家都比较拮据。由于每个人的粮食指标有定量,家里姊妹多,不够吃,每到星期天,天不亮我们姐弟就和邻居家姊妹赶很远的路,去排队买豆腐,一次十几斤,我和弟弟用一根棍子抬回来。到家吃完早饭,又去天津的月牙河边、二宫大操场、张各庄等地方摘杏仁菜、马齿苋等野菜,五六个伙伴一起,一边摘野菜一边玩,还挺开心,也不觉得是个苦差事。
回家后,妈妈把豆腐用盐水泡上,用锅蒸满一大锅,又当饭又当菜。野菜则是洗净后用开水煮一下捞出来,将蒜捣成蒜泥拌一下,我们都抢着吃。虽然有时会吃不饱,可那样的美味,现在想起来还是回味无穷。
国家二级营养师樊荣辉: 粗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膳食纤维,而有的野菜维生素、矿物质含量比栽种的蔬菜高得多。日常可以将粗粮和野菜搭配起来吃,如菜团子就是种经典吃法。但挖野菜时,要注意生长环境是否安全,比如马路边上的野菜、水源地受污染的野菜就不推荐去采。另外,若没有足够的辨别知识,还是别擅自挖不认识的野菜。
【衣服】少一些反而更觉珍惜
前段日子朋友抱怨,说刚上中学的儿子最近学会攀比了,去年刚买的鞋,今年说啥也不穿了非要买新的,说同学们穿的鞋牌子和款式都很时尚,他觉得穿这双鞋上学不好意思。
我想起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穿小了剩下的,穿破了打个补丁再继续穿,当时我们年龄小,也爱美。可同学之间并没有攀比穿戴的,家家孩子都是一样的朴实朴素,即便买了一件非常喜欢的新衣服也舍不得穿,要到自己认为重要的场合才拿出来穿。正是因为衣服少,穿得爱惜,柜子里那仅有的一件新衣服就感觉格外好看。
或是小时候养成了朴素的习惯和审美,后来条件好了,我对穿衣打扮也没刻意追求过,更没因此觉得自己老土。
高级育婴师苗辉:有些潮妈爱打扮宝宝,给孩子买很多成人款式的衣服。要提醒这些妈妈,宝宝的着装安全舒适最重要,尤其是一两岁的宝宝正处于动作敏感期,脖子上带绳的、拉链的以及扣子多、裤腿过肥、面料较硬的衣服和鞋都不推荐宝宝穿。建议为宝宝选些棉质、宽松、色彩柔和的衣物,舒适易于活动也吸汗。
【学习】在乐趣中学会合作
学习对现在的很多孩子来说是种压力,竞争式的学习让孩子丧失了乐趣,学习成了应付差事。而且许多孩子也因此变得不愿分享,生怕别人超过自己,其实不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
我上学时学习是种奢侈,是改变命运的机会,正是因为来之不易,所以学起来很有动力。当时没有课外辅导班,学校将同学们分成学习小组,一起写作业,完成后就一起玩,所以每天的课后时光也很快乐。
由于我比班里同学小两岁,学起来比较吃力,做作业也慢,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就自愿当起了我的辅导老师。得益于他们的帮助,我的成绩一直在班级前几名,为我辅导的同学们成绩也很好。这样主动且愿意分享的学习态度让大家受益无穷,后来各自走上工作岗位后,也都是单位里的佼佼者。
感觉统合训练师杨欣:孩子学习不积极,爱拖拉,家长不妨根据孩子的作业量估算一下大致所需时间,让其限时完成,到点就不许再写了,即便会受到老师的惩罚。这样能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玩耍】节省的玩欢乐更多
春节家庭聚会时,我看到家里还不到5岁的孩子已经会自己玩电脑和手机了,觉得很惊奇,小小的人儿,屋子里摆满了各种电子玩具。各家的孩子们聚在一起也是围在电脑前玩游戏。我一面感慨孩子的接受和学习能力,一面又觉得这样的童年似乎是少了些活力。
我们小时候不像现在的孩子有各种玩具和电子产品,我们的玩具大部分都是自己做的,比如糊风筝、自制滑冰工具、缝沙包、推轱辘圈、抖空竹、做毽子、捏泥娃娃等。没事的时候大家就带着各自做的玩具聚到一起玩、比赛,一场比赛下来,满身大汗,但是特别开心,也不感觉累,回家后吃什么都是香的。
看故事书、连环画在我们那个年代是比较奢侈的休闲活动,因为没钱买很多,我们就换书看,《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江姐》、《欧阳海之歌》、《雷锋的故事》等在当时都很受欢迎,由于看完还要还给别人,所以看得也特别认真,很多故事情节我到现在还能背出来。
山西省儿童医院心内科主任李亚蕊: 空气负离子是“空气维生素”,多让孩子在户外运动,可获得较多的“空气维生素”,有助于提高生理机能,提高肺活量和健康水平,让他们感受到生命成长的乐趣。跑步、跳绳、球类运动、户外骑车、与玩伴做游戏,这些有益于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促使骨骼生长发育,增强生命动力,但这些活动一定要根据孩子的个人体质因人而异,禁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