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3月14日> 总第1005期 > 02 > 新闻内容
政协委员倡议:大家走起来!
健康时报记者 杨小明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4日  查看次数: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胡扬教授和白岩松、姚明、海霞、汪晖等3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日前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设立“步行日”,号召大家“走起来”。

  步行是防治慢病有效方式 胡扬说,我国18岁以上成人常参加身体锻炼的比例不到12%,预防慢病必须要增加“动”的成分。

  之所以倡导步行,胡扬说,这是因为步行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对防治慢病效果非常好。胡扬曾做过一个调查,每周步行14公里以上的人,比每周步行4公里以下的人,心血管的患病率要低40%。每天步行1万步以上的人,身体形态、体质各方面都非常好,即使得了慢病,通过运动,一些慢病症状也都会减轻甚至消失。

  说起这些好处,胡扬有切身的体会。他两年前体检发现血脂超过正常了,低压也上来了,后来每天用跑步机跑步,或者在外面走,打网球,“最近低压正常了,这就是运动的好处。”胡扬建议,趁现在外出踏青,正是步行最好时节。

  11既是“筷子”也是“腿” 这是胡扬第二次提交设立步行日的建议了,在去年的政协会议上,胡扬就建议政府将每年5月11日正式设立为“步行日”,5代表“我”,“11”既代表了腿,又代表了筷子,喻意 “吃”、“动”平衡。

  近年来卫生部门和媒体一直呼吁“走起来”。2010年卫生部开始倡议每月11日为大众民间步行日。2011年起健康时报社与共青团北京市委等共同发起“3510在行动·我是步行族”活动。在当年两会期间,卫生部部长陈竺、副部长黄洁夫、国家中医药局局长王国强等数百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欣然签名支持。此后一年里,健康时报陆续推出“3510行动健康步行专家研讨会”,启动了“3510在行动·我是步行族——全民绿色健走总动员”活动。2012年,健康时报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发起成立了北京徒步运动协会。

  在接受新浪网两会专访时,白岩松说,其实提案还不是最重要的,“‘11’既是筷子,又是腿,它倡导的就是‘管住嘴迈开腿’理念中的一个举措。”

  相关阅读

  清代名医曹廷栋在《老老恒言》中说,坐久则络脉滞,步则舒筋而体健,从容展步,则精神足,力倍加爽健。

  据2012年12月3日英国BBC报道,英国公共健康署的负责人米德尔顿博士指出,只要能走路、或骑车15~20分钟的路程就别开车了。不爱活动的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悄无声息的传染病”。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0年11月29日报道,北美放射学会年会上宣称的一项美国新研究说,每周步行5英里(约合8公里)可防止老年痴呆病情加重,健康人群每周步行6英里(约合10公里)则有助于降低罹患老痴风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