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3月11日> 总第1004期 > 19 > 新闻内容
急诊患者难进病房
 摘自3月1日《健康报》,孙 梦/文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1日  查看次数:  

  根据卫生部要求,急诊患者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在实际操作中,大医院病房不愿接收急诊重病患者, 一位大型三甲医院血液科负责人在接到记者的采访申请后,思考良久,最终还是拒绝了。他表示,科室不愿意接急诊重病人,这背后的缘由,每一个在医院工作的医生和护士都心知肚明,他不愿意谈,是因为“不想惹事”。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1月31日的记录单显示,当天36位患者中已明确诊断可转至病房的有29人。“但目前暂时住不进去。患者增长太快,床位不够。”一位来会诊的心内科医生告诉记者。此外,大部分患者都上了年纪,合并症较多,而病房是按专科划分的,因此,对于一位同时患有心衰和肾衰的患者,在安排病房时往往存在两难的局面。

  “假如你是消化科主任,现在有一位普通肝硬化的病人,还有一位心血管疾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你愿意收哪一位呢?”采访中,一位某省级三甲医院的医务科负责人如此反问记者。

  重病患者风险大、疗效不确定,谁都不愿意背上这个麻烦,这就是医务人员都知道的公开的秘密。在医院里,急诊科是医疗纠纷最多发的地方。一些急难重症患者救治不力,患者家属不依不饶。这样权衡下来,就不如选择病情相对简单的“择期病人”。

  近年来,由于医保覆盖面扩大,就诊的医保患者越来越多,为此,医保管理部门设定了许多支付条件,引导合理诊疗行为,“医保部门按病种限定了支付上限,超额部分由医院负担,而具体到某一病种,却没有考虑病人病情轻重的因素和复杂程度。”广州市一家大型三甲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说,治疗轻症患者,科室不用承担医保“冒顶”的风险,而收治一位“住进来就出不去”的重病患者,风险就大得多。去年,因为接收超出医保报销上限的重病患者较多,普内科的医生和护士连续两个月每人被扣了2000多元。

  此外,卫生行政部门近年来加强了对医院病房的管理,平均住院日、药占比、临床路径入径率……都悬在科室管理者头上。重病患者致病因素多、需要耗费更多的医疗资源,在这些考核指标要求下,医院病房出于现实考量,自然不愿意收。

  对此,清华大学北京清华医院副院长王仲建议, 医院应该在设置专科时,同时设置1个~2个综合科室,专门收治那些生命体征已经稳定,但有多个脏器损伤或有多种合并症状的患者,直到需要特殊操作和专科治疗手段时,再转入相应科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