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有害健康,尤其容易引起肺部疾病,但具体有多大危害,以往都说不明了。近日,在阿斯利康公司知名抗肺癌药易瑞沙中国上市8周年峰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教授介绍,目前,业界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吸十支烟就可能引起一个基因突变,如果正好是致癌基因,就能引起癌症。
吴一龙教授解释,基因两次打击发生突变的理论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来的,教科书上都这么说。当时用这个理论可以解释很多现象,特别儿童癌症,大家会问为什么小小年纪就得了癌症呢?可能是在母体里面受到打击,比如受到辐射,但是没有得癌症,出生之后,又有一个打击发生在同一个基因上,就导致孩子患癌症。
两次打击理论就解释了儿童为什么患癌症,这个理论一直支撑着我们的学说。很多癌症从一开始改变到最后发病可能是十几年。
但是后来发现很多现象解释不了,为什么我去年没有得癌症,今年体检就得了,这个时间太短了,不符合二次打击的时间。
人类基因组学研究发现,我们的基因每天都在发生改变,各种因素都可导致改变,其中吸烟是可以量化的,吸十支烟就可以导致一个基因改变,但是具体导致哪个基因突变不确定,是随机的,这种随机突变如果发生在致癌基因上,就可能导致癌症了。这个随机打击理论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所以他一再提醒,公众不要吸烟,也要拒绝二手烟,烟草与肺癌的关系,越来越多的被证实。
说到目前肺癌治疗的前景,吴一龙教授说,现在基因检测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分子靶向药物也越来越多,现在中国肺癌患者中,约60%左右都能找到对应的突变基因,现在正开发相应的靶向药物,将来可做针对性的治疗。
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患者中,东亚患者占比约40%左右,医生可以通过ARMS等方法将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甄别出来,经对应的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片(易瑞沙)通过抑制EGFR自身磷酸化而阻滞肿瘤生长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实现个体化靶向治疗。
现在陆续也有一些其它的突变基因被发现,比如ALK、K-RAS等,相应的靶向药物也先后在中国上市。
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中枢神经及广阔市场业务部副总裁查文丽女士介绍,卫生部最新发布的《三级肿瘤医院评审细则》明确要求医院要具备EGFR突变检测等分子诊断能力,目前国内已经有50多家大型的三甲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具备了检测EGFR突变的能力,预计今年这样的检测机构会增加到75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