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3月11日> 总第1004期 > 15 > 新闻内容
粪菌移植也是良药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王小金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11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张发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难诊难治复杂性慢性腹泻、腹痛、便秘,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免疫缺陷性肠病,粪菌移植,胃肠道早期肿瘤诊治,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等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粪便,在很多人看来是无用的污秽之物,而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发明的眼里,它却是一种良药——通过机器自动化处理,将粪便进行稀释、分离,去掉粪渣后,最终获得一种高度纯化的细菌液,可以用来治疗很多难治性肠病。

  “粪菌移植现已公认至少是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之后的最后防线,还用于难治性肠病的‘挽救治疗’,部分疾病可以治愈”,张发明说。

  另类的“器官移植”

  移植的是肠道菌群

  人类的肠道中存活着1000~1150种肠道菌群,并一直在为人这一宿主的营养、免疫、代谢功能工作,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因此,粪菌移植也被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器官移植”。

  与常规的移植手术不同,“粪菌移植不需要服用药物抗排斥反应。”张发明解释,进行粪菌移植前,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麻醉,然后将制备好的菌液,通过管道沿胃镜钳进入患者的消化道,最后注射到小肠,这样移植手术就算完成了。从制备菌液到完成移植,整个过程只需1~2个小时。我们不主张在普通条件下开展粪菌移植,分离细菌过程一定要做到人性化、科学化和标准化。

  粪菌移植的疗效虽然显著,全世界已有数千例患者接受治疗,且没有副作用的报道,但适合的比例却很低,接受粪菌移植的疗效依病种而定。张发明提醒,患者必须要达到“难治”的标准才考虑粪菌移植,比如,炎症性肠病患者,经过美沙拉嗪、激素、硫唑嘌啉或单克隆抗体这一类生物制剂等治疗之后,腹泻、解黏液脓血便等症状仍然严重,达到了经过规范治疗后无效或频繁复发的基本标准,才可纳入初步评估的对象。

  治疗难治性肠炎

  比抗生素好3倍

  张发明怎么也忘记不了一位患有严重放射性肠炎的上海患者说过的话:“过去觉得活着没尊严,连路上的小狗都不如,是粪菌让我找回了尊严!”

  去年12月,该患者找到了张发明,她当时腹泻严重,“平时在家是坐在自制马桶上在厨房做饭,住院时,她不是在厕所,就是在去厕所的路上,我去查房,经常看不到她。”张发明这样形容这位患者。在给患者进行粪菌移植后,腹泻逐渐减少,后来就有了成型粪便。

  对于各种难治性肠炎,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生素,可弄不好还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粪菌移植作为这类疾病的“挽救治疗”,也就是别的办法都达不到治疗目的时的一种治疗方法,“能够在短短2~3天内迅速缓解病情,甚至完全消除腹泻、脓血便和腹痛等症状,最快3小时腹痛即消失,有些合并的皮肤病、糖尿病也一并得到治疗,这是现有任何药物和其它治疗措施所不可能具有的神奇疗效。”张发明说。

  链接

  2013年1月16日在线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结果已经证明:粪菌移植治疗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效果比抗生素好3倍。

  粪菌移植,顾名思义,是将健康人肠道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以此来治疗疾病。

  适应症:肠道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感染、难治性克罗恩病、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严重菌群失调、难治性便秘、肠道过敏性疾病等难治复杂性肠道疾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