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等共同举办的2013年第五届“声音·责任”医药行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与会代表就药品采购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政府采购招标问题多多,政府不满意、医院不满意,百姓不满意、企业不满意。应不应该还权给医院,让买卖双方按市场规则自主决定呢?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谈到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问题时说。
有一天我调研时发现在我们店门口摆了十几个POS机,我问他们(店员)为什么,他们说这个是铁路医保、这个是市医保、这个是区医保,这个是省医保,还有电力医保等等。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建议减少医保承办机构。
一个创新的药品,从研发一直到拿到生产许可证大约有七年的时间,再进入医保大约有五年的时间,很多药企可能就死在这个路上了。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康乃尔集团董事长宋治平说,国家应对制药企业的创新给予大力支持。
据我掌握的情况,美国负责药品申请的专家有3600多人,日本、欧盟各国有500多人,我们国家只有120人。我国有4000多家药厂,就是一般的药厂一年仿制一个产品,一年也有4000多个药品。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亚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贤武建议增加药审专家。
全国三甲医院用的西药,跨国公司、合资企业生产的占到70%。纯民族医药企业生产的不到30%。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