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3月04日> 总第1002期 > 16 > 新闻内容
心脏猝死也有交通灯
北京世纪坛医院干部心血管科主任、主任医师 银鹏飞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4日  查看次数: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近55万,平均每天有上千人猝死。猝死虽然是突然发生的,但是在发生之前会给身体发出信号。

  情绪黄灯:焦虑抑郁要及时治疗

  焦虑、压力大等不良情绪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是引发猝死的一种诱因。尤其是抑郁,它是心肌梗塞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而且一些患者在心血管病出现之前,已经开始独立的出现了一些焦虑、抑郁等情绪方面的问题。

  因此,心脑血管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时,其实就相当于身体发出了黄灯信号,提醒人慢行刹车了。

  因为焦虑和抑郁的人通常都会有睡眠不好、情绪低落等问题,这会导致人的交感神经亢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心率加快,周围小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导致心脏耗氧增加;冠脉血管内的压力增高,原有不稳定斑块就易破碎,导致心肌梗塞,治疗不及时,发生猝死。有研究提示抑郁症可能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率,从而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和死亡率。

  心脑血管患者发现情绪亮黄灯后,要及时进行调整。做好自我调节,比如和家人朋友一起做点喜欢的事放松心情等,感觉自己无法调节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百忧解、喜普妙、左洛复等抗抑郁药物来调节神经。

  发作红灯:抓住猝死征兆

  猝死发生前,心脏会给人体发出警示的红灯,也就是发作前的征兆,发觉红灯亮起时,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到医院治疗。

  心肌梗死发生前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胸闷或心前区不适,主要表现为三个先兆。

  先兆一:患者会感到短暂的心绞痛,或是吞咽费劲,有的人会出现3到5分钟的胸闷。先兆二:患者感觉胸部有闷痛的感觉或是有压迫感、心慌、身体乏力、头晕等不适。先兆三:患者突然出现低血压,同时伴有出冷汗、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多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饱食后出现,经过平静休息后常可缓解。

  此外少数人在心肌梗死前还可能出现莫名其妙的左胳膊疼痛、嗓子痛或牙痛。这些症状发生的时间长短不固定,有些人是几分钟,有些人是半小时,但发病时间都不会很长。所以心血管患者出现胸部不适、隐痛、疲劳感觉的时候就要提防心梗了。

  身体绿灯:学美国人建健康档案

  要预防黄灯、红灯的亮起,就要让身体处于绿灯行的状态,这方面不妨学学美国人。

  与国内频繁传出精英猝死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人的心脑血管疾病猝死的发生率低于我国。国内的人用健康赚钱,美国人却是用钱买健康,他们对疾病的预防投入远超过治疗投入。他们很注重体检,会为自己及早建立健康档案。多数高收入群体都有自己的私人医生或健康顾问,来帮助他们对身体进行监测。患者健康教育普及率高,如“三高”控制达标率远远高于我国,这也使他们能控制疾病的进展避免猝死。当然,国外各种保障制度相对也较为完善,各类社会压力低于我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