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2月11日> 总第999期 > 01 > 新闻内容
法国的就餐礼仪
郑园园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1日  查看次数:  

  法国的餐桌礼仪源于中世纪的宫廷和贵族生活,逐渐成一套规范为民间接受。它包括坐相、吃相、餐具的摆放、送餐和用餐的先后次序、宾主、宾客之间的礼貌举止等。屈指数数,觉得有以下规矩:吃饭时,双手要放在桌上,不要把一只手放在桌下,也不要用手托着头;无论椅子多么柔软舒适,身体都要尽量坐直;用刀叉把食物切开,小口送到口中;不要弯腰把头勾下,把嘴凑到盘子边上;喝汤吃面切忌大声吸溜;餐巾对折平辅在双腿上;要说话等把食物咽下后再说;不要剩菜尽量“光盘”;喝酒随意,相互不劝酒。传统家庭在对小孩进行礼仪教育时会要求他们遵守这些规矩。

  官方宴请或亲友在饭店聚餐,讲究更多:赴宴者应着正装;餐桌上说话要轻声;如果吃进的食物要吐出来,须左手拿叉举到嘴边把东西接住,或用手指取出,因为吃进的食物当着别人的面吐出是不雅举动;如需要调味品又够不着,应轻声请同桌帮你递过来,不要站起来俯身去取。这一条在高级的餐馆尤其适用(依据的原则是:一旦坐定就不要随便动来动去);擦嘴时只需拿起餐巾一角,轻轻的抹去嘴上的油,切忌使劲擦;牙缝如果塞了食物,若要在座位上剔,一定要用餐巾或手遮住嘴。顺便说一句,餐桌上每人盘前放三只酒杯,大的装矿泉水,小的分别装红酒白酒。烈性酒、可乐、雪碧等一般不能登大雅之堂。

  富于人文气息的就餐环境、文雅的仪态、精美的菜肴、高品质的葡萄酒、彬彬有礼的侍者,几个要素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享誉世界的法国饮食文化。有人若要买醉、要狂欢,另有去处。进正规饭馆、参加隆重的家庭聚餐,须遵守上述礼仪。

  去年我在法国东部旅行,投宿的酒店提供的中文版“欧洲出行手册”最后一节讲餐桌礼仪。其中劝诫客人吃自助早餐时,按自己的食量取,吃完一盘后取第二盘;注意不要用勺子喝咖啡,和咖啡杯一起送上的勺子是用来搅拌咖啡的,等等,似乎是为那些不懂西餐就餐礼仪且取食过多造成浪费的中国游客“量身定制”的。

  当我看到上述的告诫时,当我写这些介绍性文字时,心中不免泛起一丝“礼失求诸夷”的苦涩感。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自古就有源于宫廷近乎繁缛的就餐礼仪,比法国有过之无不及。汉初编成的礼书《仪礼》、《礼记》有专门的段落分述卿大夫燕饮宾客之礼、与人共食之礼、为客吃饭之礼、晚辈陪待长辈饮酒之礼等。经过千百年的传承,饮食文化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精美的菜肴令多少老外垂涎三尺。惜乎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餐桌礼仪,在革命造反年代被扫荡,在商业大潮中被侵蚀,这才使介绍西餐礼仪成为某种必要。

  作者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专栏主持 傅振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