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陈陆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微创神经外科中心主任
擅长:脑肿瘤、脊髓肿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颅颈交界区畸形等。在锁孔内镜手术、脑血管病微创外科治疗方面有很深造诣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戴上了3D眼镜,手扶机械臂,屏幕上显示出的脑组织、颅神经、血管都会呈现出立体状态、层次分明,就好像看3D电影的效果一样,医生可以更精确切除病变组织,这就是最新的3D微创内镜技术。
我们的人体本身就是三维的,通过3D眼镜就是要还原体内的三维世界,不仅帮助让医生把病灶切得彻底、切得精准,还要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南京中大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陆馗以脑肿瘤为例,人体的大脑结构紧密、空间狭小,目前应用显微镜治疗已是很前沿的技术,可是如果长在大脑底部的脑动脉瘤,用显微镜虽能看见,却不能看到立体结构,剥离肿瘤时要非常小心翼翼,以免伤害到周围正常的血管和组织。
然而,有了3D镜片可以加在常规的显微镜上,这样肿瘤组织的细节会看得清清楚楚,甚至是血管的搏动,帮助医生可以准确切掉肿瘤,也能最大限度减少意外损伤正常血管和神经的风险。
陈陆馗主任强调与看电影一样,裸眼看3D画面会产生重影,只有在戴上眼镜的时候才能看到立体的影像。因此,医生利用3D技术进行手术时也要戴上3D眼镜,只是神经外科的手术有点特别,3D镜片是戴在手术用的显微镜上,医生在3D显微镜下操作时,整个手术过程和普通手术都没有太大区别,但看到的东西更加逼真,手术视野更加宽阔。
对于戴着3D眼镜做手术,陈陆馗主任认为该技术对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等手术技术是场革新。
同时3D技术提供了更全面而详尽的解剖细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效率,节省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医疗成本。